什么叫做好工作?離家近、薪酬高、有前景……今后又多了一條,如果年假休不成,就能獲得日工資收入的300%年休假工資報酬。在勞動節就要到來的時候,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與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聯合發布《...
在勞動節就要到來的時候,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與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解答》,這份解答詳盡解釋了年假工資報酬和補償的問題,包括具體的計算方法。有了這一條,公司的老板們就很難對職工年假“黑不提白不提”了。要么給假,要么給錢,非常明晰。
除了年假,這份《解答》也對加班補償進行了進一步的明晰。比如加班補償不能以基本工資、崗位工資或職務工資單獨作為計算基數,而是要以實際發放的工資作為計算基數,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都應該計算在內。
可以說,這些解答,讓勞動者的權益受到了更多的保護,也會讓很多單位、企業在取消員工年假、要求員工加班時更加慎重,免得支出更多的成本。
勞動法已經實施多年,為什么許多人的法定假期得不到保障、無報酬加班還非常普遍?原因很多。最根本的還在于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瓶頸,一些中小企業資金緊張,面對用工成本上升,只能少雇人、多干事,一個人往往要承擔兩三個人的工作量,這就使得勞動者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屬于企業主的主觀問題——包括不善管理,工作質量低下,導致無效、重復勞動增加,員工被迫加班;沒有法律意識,覺得員工加班天經地義,隨意要求加班——例如有的老板,通知員工下班后開會,員工們等到晚上很晚還不見老板蹤影,打電話一問,原來老板已經忘記了開會這件事,正在去度假的路上。當然,還有一些部門主管,為了顯示自己的工作積極性,經常要求手下員工加班,這類加班,老板不知情,員工當然也得不到任何補償。
要解決這些問題,將法律條文做出細化和解釋,無疑是方法之一。一則,可以讓勞動者有更好的依據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有利于解決因假期、加班問題引發的勞動糾紛;二則,也可以讓企業老板和各級管理者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加強,知道加班和減少假期需要付出代價。如果能落實下去,對于企業的用人秩序、用工的公平性,都是很大的促進。
當然,要從根源上促進勞動法的落實、保護勞動者權益,還需要整個社會和國家做出努力,例如減少稅費來減輕企業負擔、例如在政策特別是金融政策上做出調整,讓實體經濟能夠增加活力。再比如,加強基層的工會建設,完善基層的工會組織,尤其是中小企業,更應該有工會組織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這些工作都做到位了,相信職工的權益、待遇就都會得到提高,這也意味著整個社會的經濟轉向良性發展的方向。
其實,越是發展得好的企業、有潛力的企業,越會重視人的作用,越會主動地遵照勞動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做事,員工的待遇也就越好?匆粋企業的實力與前途,就看看它在勞動合同上有沒有對年假、法定假期、加班這類問題的詳盡表述,便可基本了然。所以,人們在找工作的時候,真應該關注一下這個“標準”,對照一下剛剛公布的《解答》,看看是不是與法律法規同步合轍。這會讓自己少走很多彎路。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