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舒適圈” 沖還是不沖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53 editor 羊城地鐵報(廣州) 2019-06-05 09:18:49

這是個永恒的職場命題,答案卻總是很主觀的。說到底,無論是否待在舒適圈,重要的是自己如何正向地追逐夢想、追逐舒適度。舒適圈comfort zone,在不同場合中的自在程度。越熟悉的環境就越輕松自在,但如不試著走...

這是個永恒的職場命題,答案卻總是很主觀的。說到底,無論是否待在舒適圈,重要的是自己如何正向地追逐夢想、追逐舒適度。

舒適圈

comfort zone,在不同場合中的自在程度。越熟悉的環境就越輕松自在,但如不試著走出去,成長也會有限。

貼士

如何跳出舒適圈

主動克服恐懼,而不是逃避。

恐懼感表明了這件事在你的舒適圈之外,在你克服它時,你已經開始擴張你的舒適圈了。

打破習慣,換種方式去做事。

做套路外的事,不管多小的改變,你都在一點點走出舒適圈。

試著愛上不安的感覺。

這是走出舒適圈的關鍵,不安往往暗示自己在成長。

不斷嘗試新事物。

比如每周做件沒做過的事。

“舒適圈”這個詞,開始被越來越多人提及。當世界變化越來越快,是應該跟隨變化,不斷走出舒適圈,將生命延至無限的可能性;還是讓自己待在熟悉的環境中,過舒服的日子?這已成為職場人遲早要面對的課題。至于究竟該如何做?標準答案存在于每個人心中。

舒適“圈”住內在潛能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個又一個圈圈,我們都在圈圈里生存著;而舒適圈就是讓我們最舒服自在的一個圈子——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在慣性的運作下,輕松自在,不易緊張。而我們中的多數人,可能早已習慣于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打轉。比如,具備一項很強的能力,可以在自己擅長的工作上做得很好,但懶得動腦學習此外的任何事,總想待在安逸的“舒適圈”中,一旦跳出這個界限,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就會變得無所適從,甚至四處碰壁……

待舒適圈里,其實無可厚非,因為人的天性就是追求舒適、逃避壓力,但如果因此就不敢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也就意味著無法發揮內在潛能。有一個關于“舒適圈”的理論是:“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安逸而不想動腦筋;但若把人帶到比較險惡的環境,經歷了挑戰和痛苦,反而會變得成熟。”

跳著跳著他就贏了

而縱觀職場上取得很大突破的成功人士,多數都是跳出“舒適圈”,去接觸新事物、應對新挑戰,不斷擴大人生的半徑。目前擔任上海一家在線英語學習平臺業務總經理的Maiko Lin,便是一個代表。剛滿41歲的他,在回顧自己的人生路時,發現自己幾乎每隔十年就會跳出舒適圈,跳到原有的軌道之外。

第一次是在10歲時,被迫跟隨父母從臺灣移民到加拿大,硬著頭皮用一年時間克服了英語交流障礙;第二個十年,大學畢業加入美國一家家具貿易公司,工作五六年、成為一名職場老鳥后,他選擇放棄總部更好的待遇,選擇到中國開拓新業務,用他的話說就是,“最終結果怎樣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看到,依靠努力,自己的生命將會慢慢延展至無限的可能性。”回國后,發現業務中很多人因為英語不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于是又在第三個十年放棄老本行,成為一名老師,并在第四個十年,從CEO特助做到業務總經理。

Maiko Lin說,“每當邁出重要一步,我也曾有過猶豫,但很慶幸在該逃離自己的舒適環境時,不管主動或被動,我都沒猶豫,選擇了堅持,并始終保持著創業家般的冒險精神。”

另一種觀點

了解真實的自己

舒適圈就是理想生活

待在舒適圈,就錯了嗎?并非如此。舒適圈說到底是個很主觀的概念,它也很有可能就是讓你最放心的生活方式。

某種程度上,舒適就像是自己的潛在直覺,它會在無形中向你透露出最佳答案;而且舒適圈也并非一天促成,它同樣需要時間打造,對部分不想脫離舒適圈的人來說,或許意味著Ta現在擁有的一切已足夠;那么此時擁抱舒適,就是尊重自己。

總之,當你了解自己真實的模樣,自在與自信便會與你同在,你也不需刻意去找不同的樂子。生命很短暫,沒什么會天長地久,何不讓自己活得安心、舒適?

丁玲玲

關鍵是正確評價自己,盲目樂觀也是不可取的,凡事因人而異。

Luna

作為金融小白領的我,準備進修音樂。希望跳出剛開始變舒適的圈子。畢竟不想就這么“就位”,然后一眨眼就一輩子。

Daisy

現在還在準備階段,希望明年能跳出舒適圈,和更精彩的自己、更精彩的世界相逢。

Always

奔跑吧少年!當你老了,才有資格用安逸安詳等詞語。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