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解決復雜難題,絕對是越勤奮水平越低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32 newsadmin 哈佛商業評論 2019-06-18 09:37:39

一家圖形設計公司的老板擔心,即使自己已經做了領先的努力,他依舊無法留住逐漸流失的客戶群體。甚至連一個過去十分有效的、看起來無懈可擊的營銷計劃,現在也不能給客戶帶來任何收益。他該怎么辦才好?他到底應...

一家圖形設計公司的老板擔心,即使自己已經做了領先的努力,他依舊無法留住逐漸流失的客戶群體。甚至連一個過去十分有效的、看起來無懈可擊的營銷計劃,現在也不能給客戶帶來任何收益。

他該怎么辦才好?他到底應該如何做出對公司來說最好的決策?

解決問題的本能可能會告訴你,他最好趕緊進行“頭腦風暴”,并制定出一個循序漸進的計劃。但是,事實證據和公開研究卻表明:空出一段時間保持“不作為”,對領導者來說也同樣重要。

人們經常發現,自己做出最佳決策的時機往往并不是他們主動做決策的時刻,相反,這些瞬間通常發生在洗澡或者鍛煉的時候。這是因為,機智、出乎意料的解決方法通常在我們保持冷靜、放松的狀態下出現,我們可以把它叫做“產生靈感的瞬間”。有時候,這些突如其來的想法將成為解決復雜問題的唯一辦法,如果你有意識地進行思考,反而可能無法得出結論。

好消息是,這些靈光乍現并非看起來那么偶然,而是能夠在特定條件下被捕捉到的。數年來,我們一直在關注的一項研究,就提出了獲得更多靈感的“四步法”。其中的每一步,都能幫助你意識到大腦中新的活動,而那些富有創造力的時刻正是來源于此。

\

注意安靜的信號

不管你是一名公司領導者、管理者還是員工,你的日程表都很有可能被無數會議占據。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被各種各樣的人圍繞,沒有機會去獨享一定時間的安靜。

但是,安靜和獨處正是孕育珍貴創意的源泉。靈感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遠離日常喧囂之下的寧靜。目前,研究者已經開始更多地關注寧靜給靈感帶來的好處!缎睦砜茖W》雜志發表的幾項研究表明,一種超然的寧靜——冥想——能給人們帶來更佳明智的決策。在研究中,研究對象僅用了15分鐘進行無打擾冥想,便在之后做出了更好的決策。冥想能讓他們對自身的偏見更有抵抗力。

靈感提示:不管你有多忙,盡領先的努力在會議間隙放松一下,給自己留一段獨處的時間。你可以找一間空會議室,或者離開自己的辦公室到外面走走。(科學家發現,散步很有可能給你帶來下一個靈感。)

看清事物的本質

一旦你找到了一個安靜的地點,就試著將注意力集中于你的思緒上,并且忽視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換句話說,把你嗡嗡作響的手機隔離起來,而不是時不時瞟上一眼。Mark Jung-Beeman教授發現,當一個人產生靈感時,他的大腦視覺皮層會產生大量α波范圍內的腦電波。這些α腦電波傳遞出外部干擾減少的信號,而這能幫助人們注意到自身的“靈光一現”。這有點像是大腦正處于一種“空閑”模式。

內在的集中通常與意識的漫游保持同步——后者則是靈感的關鍵材料。正如Jung-beeman教授和他的同事在《神經學領袖》期刊中指出的那樣,托馬斯·愛迪生經常讓自己的意識四處漫游,以期抓住那些轉瞬即逝的、具有創新性的想法。“在意識漫游期間,他會記下那些新奇的想法,因為愛迪生相信,這些想法通常都是有創見的。”

這位天才發明家似乎道出了某種真諦: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意識漫游是刺激靈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在一個創造力標準測試中,研究人員給研究對象兩分鐘時間,盡可能多地說出物品的多種用途,例如磚頭或鞋子。隨后,他們給研究對象12分鐘的休息時間,要求其中一部分人在這段時間內完成一項費力的記憶力工作,而要求其他人完成簡單的、不費神的任務,幫助其進行意識漫游。

12分鐘過后,研究人員又對他們進行了同樣的創造性測試,后一組研究對象的測試結果比他們的第一次測試提高了40%。與之相反,那些參加了費神的記憶力工作的研究對象沒有表現出任何進步。

靈感提示:為了營造最好的“白日夢”氛圍,永遠不要將你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相反,你應該有規律地安排一些的“停工期”——即使是很短的間隙,也能產生極大的影響。你可以試著每天將你的電子設備關閉幾個小時——如果可能的話,你也可以每周關閉幾天。這樣,你的意識就能自由地神游,你的大腦也就不會錯過任何靈光一現的時刻。

保持積極的狀態

做出重大決策的壓力,將給你帶來很多焦慮,不幸的是,這一點正是靈感的頭號敵人。焦慮狀態會在大腦中產生很多“噪音”,它們擠占了靈感產生的空間。研究表明,與焦慮狀態相反,即使是一丁點兒的愉悅,也能激發出人們“靈機一動的時刻”和創造性的問題解決辦法。這是因為,相比焦慮,當人們感覺心情愉悅時,他們會更樂意留心和接受廣泛的信息。

在最近的一個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積極的心態在靈感產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Jung-Beeman教授也在自己的研究中發現,那些擁有好心情的人能答對更多的字謎——因為在那種狀態下,他們可以收獲更多靈光乍現的時刻。研究人員也對研究對象的大腦進行了掃描,他們發現,好心情改變了大腦活動,使其處于一種“靈感友好型”神經環境中。

靈感提示:如果你在進行一個復雜的決策時感到脾氣暴躁,那么就應該做些其他事情來釋放你的情緒。跟好友聊聊天,去外面吃頓飯,或者讀一本書……這些都能帶來你急需的突破性進展。近期的研究也表明,小睡是一個緩解挫折感的好方法。因此,可以日常小睡片刻,以維持最好的狀態——睡醒之后,你忙碌的大腦可能會催生出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來向你致謝。

避開深思熟慮

從小到大,你可能都被教導在重大決策前多做思考。但是,靈感十分特殊,它會更多地在你沒有努力去做選擇時發生。避開深思熟慮是做出高質量決策的關鍵,這個研究結論已經被發表在《個性和社會心理》期刊中。

在該研究中,科學家向研究對象提供了四間陌生公寓的信息,并要求他們選出最好的那一個。部分研究對象被要求馬上做決定,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分析那些信息。其他人則被要求在進行選擇前仔細確認。另外,還有一些人已經仔細研究了公寓信息,但在做決策前,研究人員又給他們安排了不相關任務,故意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結果顯示,最后一組人能更準確地選出客觀條件最好的公寓。

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狀況?當你思考一件事時,片刻的休息能幫助你整理一些無意識的想法——這些認知過程往往藏得很深,而且十分強大,游離于我們的意識之外。這類資源通常很少被開發,而它對處理和消化決策所需的大量信息極為關鍵,可以說,它是推動靈感產生的鑰匙。當我們考慮一個問題時,大腦會進行深層次、潛意識的活動,而當我們的思維轉向其他任務時,這種大腦活動會繼續保持其活躍狀態。因此,我們實際上還在無意識地“保持工作狀態”。另一個不積極思考解決辦法也能成功的原因是,很多時候,陷入僵局正是因為你的思維被困在了錯誤的問題解決策略上。當錯誤的方法主導著我們的大腦時,我們是無法獲得靈感的。

靈感提示:記住,在任何決策過程中你都應該稍稍休息一下。并且,當你在休息時,一定要將思維專注在其他事情上。運動是一種萬無一失的休息方式,它能讓你的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就像安排公司會議一樣,你可以將每天的鍛煉時間也放到日程規劃中去。

簡而言之,任何能幫助你注意到大腦中安靜的信號——也被稱為“弱活動”——的事情,都能增加你產生靈感的可能性。通過訓練自己:1.為寧靜留出空間;2.保持內在專注;3.采取積極辦法;4.不要太過主動,我們能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收獲更多靈感。更多的靈感與洞見,意味著更快地解決復雜問題,無論這個問題是進行營銷活動、解決客戶挑戰,還是改變世界,我們都將從中獲益。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