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嗯”被批:職場溝通“潛規則”,遠超你的想象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69 中人網 2019-06-28 09:10:29

最近有位浙江女士發帖稱:老板通過微信交代工作,由于自己回復了一個嗯字,結果被老板批評:聊天不要回復‘嗯’,這是基本禮儀,她表示無法理解老板的大道理,準備月底就走人!聽聞此事,網友議論紛紛...

最近有位浙江女士發帖稱:老板通過微信交代工作,由于自己回復了一個“嗯”字,結果被老板批評:“聊天不要回復‘嗯’,這是基本禮儀”,她表示無法理解老板的大道理,準備月底就走人!

 

 

聽聞此事,網友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嗯本身并沒有不禮貌的意思,只是當今網友強加的特定含義,老板有點小題大做;也有人覺得老板批評教育得對,在職場中應該注意相應的禮儀。

 

首先表明我的觀點,對這個因為微信回復“嗯”字,受到老板批評的事件,雖然雙方都有問題,但我比較偏向老板的一方。這是我這篇文章要重點說的角度。老板發現員工缺乏基本的職場溝通素養,也許采取批評的方式有待商榷,但及時指出員工的問題是對的。這對于員工來說,是一種幫助。

 

如果員工本人或者吃瓜群眾從這個事件中只想看到來自老板的冒犯和員工的委屈,只想“一吐了之”、“一罵解千愁”,而不是從中看出提高自己的職場溝通素養,讓自己更有職場競爭力的話,那么我接下來要說的,你就不需要看了。

 

我發現職場上,有太多的“職場巨嬰”。為什么叫“職場巨嬰”呢?因為他們像嬰兒一樣,凡事只想著自己,絲毫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正是職場溝通中最忌諱的。

 

微信回復“嗯”的這個事件,我們畢竟不知道真正的前因后果和事件細節,我講幾個發生在我身上的案例。

 

1.想好溝通預期,沒人欠你的

 

前幾天,有個人加我微信,說自己是某政府辦公廳網信辦的工作人員,正在統計網紅IP的基本情況,讓我提供電話號碼、聯系地址和所在單位等信息。

我一開始懷疑他的身份,很禮貌的回復他:“抱歉,這些信息不方便提供。”

 

他有些急了,而且微信中多次表示嫌我回復他信息太慢,說這件事是真的,讓我至少提供一樣信息。我沒理他,后來,他又說省廳要舉辦一個座談會,邀請我參加。

 

我很禮貌的回復他:“抱歉,時間沖突,不方便參加。”

 

他開始生氣了,說:“你這人怎么這樣,我還沒說具體時間,你就說你不能參加。”

 

這時候,我已經不懷疑這個人的身份了,我開始懷疑他的智商,直接刪了他的微信好友。

我很奇怪:是什么讓他覺得,我需要在微信上及時回復他?是什么讓他覺得,他讓我做什么,我就要做什么?

我想他應該是個“職場巨嬰”。在溝通中,他可以隨意冒犯別人,但不允許別人有一點不隨他心意之處。

 

2.時間成本不對等,不要期望別人回應你

 

社交溝通中有個現象,就是時間成本對等的人,才有彼此對話的可能性。普通人要找馬云、馬化騰、王健林對話,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些大佬們彼此之間,才存在對話的可能性。

 

高凈值人群、高智人群和高能人群的時間成本很高,他們之所以能夠位列這類人群,一方面也源于他們珍惜時間,懂得運用時間。

 

一個低時間成本的人,去找高時間成本的人,還期望對方一定要回應自己,就好像有人跑到阿里巴巴總部,站在馬云辦公室門前喊話說:“哎,馬云,你出來一下,我想和你嘮10塊錢的。”

 

站在“上帝視角”看別人,我們很容易發現這種行為有多么“神經病”?傻搅俗约荷砩系臅r候,卻很容易忽略這個問題,產生“他憑什么不回應我”的想法。

 

本位主義,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是這種現象的根源。

 

3.有事說事,不要期望別人跟你閑聊

 

中國的商務溝通中有類很奇特的現象,我想和你做生意之前,先要到你那里喝幾次茶,或者和你喝幾次酒。來來***的,事情沒談,先要把這些形式做足。也許受這種習慣的影響,很多人微信加了別人好友之后,不是直接談事情,而是一定要寒暄說一陳兒沒意義的客套話。

 

比如我經常收到加我好友的人發來一句“你好”。遇到這種情況,我通常是不回應的。有朋友可能會說“你這個人怎么這么沒禮貌?”。你覺得商務溝通中,加了別人微信之后,只對別人說一句“你好”,是有禮貌嗎?

 

商業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和你閑聊。你想說什么,單刀直入直接說。

而且你要一開始就表達清楚你是誰,你能為別人提供什么價值,在這個基礎上,你希望別人給你提供什么價值。而不是一上來就說你希望別人為你做什么,別人又不欠你的;或者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別人沒有義務浪費時間在聽你說話上。

 

這個原理,不僅可以用在微信溝通上,在所有商務溝通中都適用。有無數同城的老板請我喝茶,我一概拒絕;請我吃飯,我一概拒絕;電話里1分鐘說不清楚要做什么事的,我會找個理由直接掛掉電話。有合作的可能性,幾句話就能判斷出來,不需要喝茶、吃飯,不需要浪費彼此的時間成本。

 

4.做成年人,不要期望別人做你奶媽

 

有人加了我好友之后,給我發過來一大堆問題。我回復的慢了或者不回復,他還很不滿意。有的人在我的社群里對我冷嘲熱諷,說我“耍大牌”。仿佛我應該是他的私人義工,我應該什么都不做,就等著服侍他一個人,對他有求必應。

 

你發現了沒有,他要找的其實不是我,他要找的是一個奶媽。因為他是個巨嬰。

 

我候機的時候,或者在出租車上的時候,看到有人問我問題,我是會盡量回答的。可有時候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我企業招聘難,請問如何提高招聘滿足率?”,“現在人力成本高,我該如何降低人力成本”,“我不會數據分析,我該如何做好數據分析?”。

 

我和他說:“你的問題太寬泛,我很難回答,不過我有專門解決這些問題的書,你可以參考。”我曾遇到過一個人,甩給我一句“切,不就為了賣書嗎。”我沒有再理會他。

 

其實我很想跟他說,我回復你打字的時間成本,遠超過我賣你一本書的稿費。但我沒有說,一方面因為我不想再在他身上浪費我的時間。另一方面因為,當一個嬰兒朝你吐口水,相信你也不會再朝他吐回去,遠離他就好了。

 

對于“職場巨嬰”來說,“奶媽”這種角色,只是用來解決自己吃喝拉撒睡,供自己隨時差遣的,而不是讓自己真正受教育,讓自己成長的。

 

"以我也奉勸你,當你遇到“職場巨嬰”的時候,不要做他們的“奶媽”,不要浪費時間“教育”他們,遠離他們就好了。"

 

看完了發生在我身上的這幾個案例,如果你一直覺得微信回復“嗯”這個事件中的員工是“受害者”,你現在還這么想嗎?

 

關于職場商務溝通規則,你還有哪些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