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很久沒有聯系的前同事在微信上發來消息,問目前是否招人。先是幫下屬問的,說有個下屬是不錯大學畢業的碩士,工作6年了,表現不錯。我說可惜有個適合的崗位前不久已經找到人了。后來朋友說有沒有適合...
后來朋友說有沒有適合她的崗位,我開玩笑說有啊,副總裁。對于一個已在規模不小的公司做了六七年人力資源總監的人來說,至少得副總裁才適合。她說,不開玩笑,公司去年下半年開始業務收縮,總部從內地遷移到香港。馬上電話過去聊了一會,才發現前同事是認真的。
以前在媒體上看到經濟形勢的分析,一些公司業務壓縮減員的新聞,看過沒有特別的感覺。當身邊有熟人真的遇到這樣的情況,對形勢不大好有了直觀感受。
最近一年在職場的人們似乎突然要面臨著很多變化:
1、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關于市場大環境下滑的論調不斷。一是從人口增長和消費的大趨勢看,2018年是內地人口的一個高峰和轉折點,此后下滑趨勢明顯。有一種理論從人口和經濟周期的角度分析,經濟增長跟人口數量關系密切,在世界其他國家得到一定的驗證。二是中美經貿關系的局勢發生一定的改變,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市場有較大影響。
2、資本市場和銷售市場的變化
單看宏觀經濟形勢,與個人似乎沒有沒有直接聯系。但大的經濟環境不好會導致市場的變化,很多公司訂單減少, 銷售額細化。市場的變化帶來資金的收緊壓力,有的公司開始壓縮業務。資金的壓力帶來部分公司股東結構的變化。去年下半年,一部分互聯網金融公司開始收縮業務,少量風險大的公司被接管。這些必將帶來股權結構的變化。
3、公司股東的變化和管理層的更替
資金和信貸的壓力帶來股東的變化,新股東進入后,往往開始重組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最近一年重組、股東調整和管理層換血的公司明顯增多。公司的管理層更替后,公司發展方向有很大可能發生變化,業務重組和壓縮,并將帶來組織架構的調整和團隊變化。
4、組織架構的變化和上級的變化
這個變化跟每個職場人直接相關。業務的調整帶來組織架構的調整,一個人原來工作的部門可能突然沒有了,直接拆并了。一個人原來合作愉快的上級突然被調走了或離職了,突然來了一個新的上級,風格與原來完全不一樣,信任度需要重新建立,是否能夠獲得上級認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5、內部調薪增長概率降低、外部工作機會減少
一些特別規范、有實力的大公司或厚道的老板還會如期考慮給員工做年度調薪,而一些嗅覺敏銳的中小民營企業老板乘機不不調薪以降低人力成本,還向員工傳播市場上部分公司減員的消息,以告訴員工目前有個工作機會已經很不錯了。外部招聘的空缺崗位機會相比往年有了較大的減少。
這些變化沖擊著職場人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工作不安全感,不時帶來焦慮和擔憂。
外部市場的變化往往也是同時檢驗老板和員工很好的時機。如果一個老板在此時不減員,不趁機壓制員工的薪酬,這樣的老板太難得了,一方面說明這個老板有實力資金雄厚,另一方面也說明這老板格局大、眼光長遠、做人厚道。如果一個員工在外部工作機會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依然有很多外部公司邀請,說明這個員工的能力和市場價值很高。
曾經有一個做薪酬的員工A老覺得自己在公司工作時間久,抱怨自己的工資不如令一個新來的員工B。一天,公司要將這個職能搬到外地,這兩個員工因已成家有小孩,沒法去外地工作,都面臨著找新工作。A剛開始信誓旦旦說不去外地,但在外面找了一圈沒有合適的工作,已沒有信心在外面找到工資更高的工作,便回過頭來讓公司留著她,也被迫去外地工作。而B一直從個人長遠職業發展的角度考慮問題,先不考慮薪酬,考慮的是所做的工作本身對自己職業長遠發展的價值。B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前任老板跳槽后給了她一個職位,薪水是原來的兩倍多。
其實,A只有大專學歷,在公司近10年只是做工資計算和社保工作,平時除了手頭工作外,也不愿意多接其他與自己無關的工作。B是國內前十名的名校碩士畢業,在公司雖然只有2年多,但做的是薪酬績效政策設計和人力成本分析的工作,另外,臨時接很多老板交代的其他工作,如趕老板的各種報告,臨時加入一些項目組。B思路活躍,愿意承擔崗位之外的工作,工作至于喜歡閱讀和研究人力資源相關的理論和案例。找工作不是靠面試,而是靠平時實力的逐步積累。
當外部變化沒有出現的時候,A自己在發工資時只是從服務年資和工資的絕對數,自己心理還不平衡,抱怨工資低。當外部變化出現,到市場上檢驗時,充分說明相對于工作來說,B的工資不是高了而是給低了。因此,外部環境變化是檢驗一個職場人真正市場價值的機會,這種價值需要經過長期的積累。
面對各種變化,有以下幾個建議供職場人參考:
1、堅持正確的職業理念
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眼前的薪水和職位自然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長期獲得收入的能力。在長期的職業經歷中,一個人要重點打造兩個能力,一是財務上要有獲得持續穩定非勞動收入的能力,即走向財務自由;二是素質上要有市場化持續獲得收入的勞動能力。如果一個人有財務上的自由和底氣,面對職業變化時選擇的自由度就要高,就更容易從自己內心去選擇。對于很多還沒有財務自由度的人來說,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市場化持續獲得收入的能力,這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要持續堅持這樣的理念。
2、面對壓力的一些基本原則
面對各種變化,人有壓力,甚至焦慮時很正常的。壓力和焦慮能夠激發人的潛能。面對壓力有一些基本的原則供參考,如:
1)關注自己能改變的事并積極行動,盡最大可能把事情往積極的結果推動,行動起來是減緩壓力最好的方式;
2)不抱怨 ,不要老關注自己無法影響和改變的事;
3)積極影響周圍人,無論多么難,試著對周圍的人微笑,鼓勵周圍的人往好的方向行動,控制自己的情緒,自己不要成為制造額外壓力的人。
3、高度自律,同時善待自己
面對各種變化,更需要自律,集中精力制定各種應對措施和計劃,并有效實施。對打造長期能力的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要高度自律地堅持。除了高強度的工作之外,要注意保持身體健康,注意適量運動和合適的飲食。壓力容易讓人作息不規律和暴飲暴食。在外部大環境變化的時候,更要善待自己。面對壓力,更要注意運動、睡眠和飲食。在面對各種變化盡最大努力的情況下,對自己要適度寬容,不要太苛求自責,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才是長期要做的。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