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應該是為了接受更多的知識,而不是為了混一個學歷去就業,如果抱著混個高學歷好就業的思想來讀研,把實習看得比學習還重要,那真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近年來研究生畢業后同樣面對就業難的問題,大學生就業...
近年來研究生畢業后同樣面對就業難的問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只是被讀研推遲了三年。職場專家指出,選擇讀研無可厚非,但缺少職業規劃而盲目選擇讀研是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遲早要為自己或盲目、或逃避的選擇付出代價
2011年研究生考試網上報名已經開始了,如果你正計劃考研,那么是否已經問過自己讀研的動機?究竟是學術研究的需要,還是對“高學歷好就業”心存幻想?根據麥可思公司2010年最新完成的“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顯示,并不是所有的讀研者都是從職業發展的長遠動機而讀研的,還有一半的本科畢業生是出于希望去更好的大學甚至是因為就業困難、“隨大流”等動機而讀研。
那么,以考研“曲線就業”的美夢是否真的如愿以償?實際上,近年來研究生畢業后也同樣面對就業難的問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只是被讀研推遲了三年。職場專家指出,選擇讀研無可厚非,但缺少職業規劃而盲目選擇讀研是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遲早要為自己或盲目、或逃避的選擇付出代價。
讀研三年后應聘反倒失敗
某科技大學電信系研究生小吳,本科畢業時曾在華為有限公司應聘成功,不過小吳認為,讀完研究生后再去應聘起點會更高,職位也會更高,于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讀本校的保送研究生。當年小吳本科畢業時正值中國電信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電信人才走俏。然而,峰回路轉,短短三年,當小吳研究生畢業時,再次去華為應聘,卻遭到了拒絕。原因很簡單,三年之后,隨著電信市場的成熟以及高校的擴招,電信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已大不如前。
職業顧問表示,從這個例子看來,繼續深造并不一定能給學生帶來更光輝的前程。目前,讀研學生的一個普遍心理就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求職,不如逃避這種對未來的規劃和選擇,繼續做我擅長的、已經做了很多年的事情,比如讀書。
其實是否選擇讀研究生,關鍵在于自己是否有一個明確的理想和規劃,比如,如果你的職業理想是當一名統計分析師,那么碩士研究生學歷就是必須跨越的門檻;如果你的專業是物理學,而你也希望今后能夠從事理論物理的研究,那么少說也要攻讀到博士學歷,你積累的學識和研究經歷才能夠讓你走到科學的最前沿。
求職:從研究生的第一天開始
小周是某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畢業生,去年通過了淘汰率極高的公務員考試,被國家行政機關錄取而成為許多同學眼中的就業成功者。但沒有一種成功是偶然的。從讀研究生的第一天起,小周就在分析自己性格的基礎上,擬定了一份求學與求職的詳細計劃,并初步判定自己比較適合兩種職業:高校行政管理者和公務員。
“求職絕不是從制作簡歷才開始的。”小周從上研究生之初就開始為兩年后的求職實戰進行準備。這期間,他發表了多篇專業論文,并且自學法律,考取了律師資格證。
收到公務員面試通知,似乎是情理之中,在面試中雖然無法立即得到肯定的答復,但小周自我感覺發揮得很好。事實也的確如此,后來一位考官告訴小周,他對知識的把握和鎮定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正是單位想要的人才。
職業規劃專家:準研究生要有“前途意識”
張鳳吉則是一位剛剛考入上海外國語大學的2010級研究生。作為準研究生的她本來準備在暑假期間賺點錢,沒想到一個月內已經賺了近3000元。職業規劃專家卻認為,準研究生在進行兼職時不要太看重報酬的多寡,也不能漫無目的的去實習,要有一種“前途意識”來規劃自己的未來。
張鳳吉說:“由于我在大學期間參加的社會實踐不是太多,所以想在研究生入學之前鍛煉一下自己的實際能力。于是,我就留在母校吉林大學找了幾份家教,又在學校BBS上找到了幾項翻譯工作,F在,雜七雜八一算賺了近3000元,沒想到一下子就賺了這么多。”
近些年來,面對高額學費、就業競爭等現實壓力,像張同學一樣的很多準研究生都在利用自己專長提前進行兼職,而在這個過程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在追“錢途”,卻很少考慮自己的“前途”。
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專家、北京贏鼎教育機構求職事業部總經理吳梓境表示,準研究生群體有很強的可塑性,要想在研究生階段有好的收獲,就一定要有明確的職業規劃。
他說:“每一個準研究生都應該轉變自己的思維,準備就業的同學就應該多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實習,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行業與職業調研,確定自己的目標和路徑。此外,還需要掌握簡歷、面試這樣一些求職的技巧和高薪職業的形象與禮儀,為自己成功邁入職場鋪好路;而準備繼續升學的應該關注所學專業的學術前沿,做好結交學術圈里的學者的準備?傊瑹o論是就業還是升學,準研究生群體從入學伊始最好把一切規劃好。”
讀研:是為了接受更多知識
從社會整體的狀況來看,隨著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也讓許多在讀研究生們感到壓力頗大。據了解,一些高校在讀研究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邊工邊讀,隨時做好就業準備。
目前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大環境下,有許多畢業生為了避開求職競爭高峰期而選擇了繼續接受再教育,讀研和出國留學的大學生今年顯得尤其多。
但隨著研究生的擴招和就業形勢的持續嚴峻,許多在讀研究生擔心過兩年等他們這批人畢業后,那時候的研究生就業市場會如同現在的大學生市場一樣,因為供過于求和良莠不齊導致就業困難。為了避免在未來的求職路上被淘汰,許多在讀研究生甚至把求學期間的工作實踐看得比學習還重要。
正在暨南大學修讀新聞學碩士學位的小惠上學的同時也在報社實習,她說,有時候報社有事情很忙很急的時候,自己會寧愿選擇逃課。“反正只要保證學分能過能行,我覺得對于新聞類專業來說,還是實踐更重要,畢竟我給自己定的方向不是做學問而是做記者。”
“光會看書沒有用,同樣是三年,我全部花來看書,跟我同樣本科畢業的人花三年時間來工作,三年后,我是研究生畢業生,人家是有三年工作經驗的本科生,我不覺得那時候我的起薪會比他高,所以我覺得在讀期間也必須盡量多地累積工作經驗。”即將研三,邊寫畢業論文邊在一家貿易公司兼職的小高說道。
對此,廣州某高校王教授認為,這部分學生會出現這樣的思想主要是因為他們對讀研的認知有誤差。讀研,應該是為了接受更多的知識,而不是為了混一個學歷去就業,如果抱著混個高學歷好就業的思想來讀研,把實習看得比學習還重要,那真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