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來京人員張大姐在一家企業當保潔員一晃已經三年了,在勞動報酬上,除了工資,企業給員工的一些福利,張大姐也都有。時間長了,張大姐把自己看成是企業的一員了。而且,隨著《勞動法》的普及,張大姐開始琢磨...
那么,該企業真的違法了嗎?記者進行了采訪。
1.案例回放
保潔員:要求企業簽合同上保險
2008年春節剛過,通過老鄉介紹,張大姐從老家來到北京某企業的家屬區做保潔員,企業后勤部門的負責人吳主任與張大姐口頭約定,由張大姐每天負責家屬區院內和兩棟宿舍樓的衛生保潔工作,宿舍樓里的每戶居民每月交5元衛生費,兩棟樓共計900元,這筆錢由張大姐來收,然后作為張大姐每月的勞務費。
干了一個月后,張大姐來找吳主任,說她去收衛生費時很多住戶因為不認識她都不肯給。吳主任請示了有關領導后,就對張大姐說以后不用她上門去收錢了,企業每月在發工資時先把各戶的衛生費代扣了,然后再發給張大姐。
過了些日子,張大姐又來找吳主任,說自己來到北京后一直住在丈夫打工的地方,她每天來上班的路程很遠,想請企業給安排個住處。吳主任考慮到張大姐的實際困難,就把家屬院內一間放雜物的平房騰出來讓張大姐居住,不用交房租,每月水電費自理。沒多久,張大姐兩口子就搬了過來,然后她又把4歲的兒子從老家接到北京,一家三口過得其樂融融。
一轉眼,三年過去了,張大姐的老公所在單位與他續簽了5年合同,這讓張大姐開始琢磨:自己現在不但在家屬院做保潔工作,每天還負責廠區辦公樓里的衛生;現在每月1300元工資中的400元是由企業出的;而且每逢節假日企業發東西,自己的待遇也跟其他職工一樣。這不都說明自己是這家企業的一名員工嗎?所以企業也應該跟自己簽勞動合同上保險。
可到勞資科一問,人家說張大姐不符合條件。于是,張大姐就想找個說理的地方問問,在豐臺區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大廳,張大姐向記者講述了這些。
2.法律剖析
企業: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
某企業后勤部門的吳主任介紹,張大姐現在的工作是負責家屬院、兩棟宿舍樓、廠區內的辦公樓共三處的衛生保潔工作,工資也由企業來發,但企業與張大姐不是勞動關系,而是非全日制雇傭關系。
首先,企業對張大姐的管理與其他職工不同。在企業中,無論干部還是工人,也無論什么崗位,上下班都實行電子指紋打卡制度。但張大姐則不需要打卡,且在工作中企業沒有硬性規定每天干多長時間,只要求干凈即可,所以張大姐通常兩三天才打掃一次。在對企業辦公樓的保潔中,企業也沒規定她幾點上班,張大姐一般是每周一至周五早晨6點多去打掃,8點左右清理完她就回家了。下午1點多,她再去辦公樓去清理一下職工吃完的剩菜剩飯和空餐盒,然后就沒事了。張大姐對吳主任的這一說法并不反對。
其次,考核制度不同。企業職工遲到、早退或請假都要扣錢,但三年來企業從沒扣過張大姐的一分錢。吳主任說,張大姐干活時間都由她自己定。有時她有事就讓她丈夫來替自己干活,而任何單位是不會允許職工找人頂替自己上班的,這足以說明企業與張大姐之間是雇傭關系。
第三,企業向張大姐提供免費住房和與職工相同的福利待遇,是企業對雇傭人員的關心和照顧,但這并不表明企業與張大姐就是勞動關系。
3.專家點評
雇傭關系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針對這起勞動糾紛,記者采訪了北京市東易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徐嚴嚴。徐律師介紹,此糾紛的關鍵在于張大姐與企業之間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雇傭關系,如果屬于勞動關系,那么企業必須與張大姐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養老保險。但如果是后者,企業就不用承擔繳納社會保險等法定義務。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為實現勞動過程而發生的一方有償提供勞動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社會關系。雇傭關系則是指受雇人與雇傭人約定,由受雇人為雇傭人提供勞務,雇傭人支付報酬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兩者最顯著的區別是用人單位和個人之間是否存在人身行政上的隸屬關系。
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等。但勞務雇傭關系的雙方主體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這是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最明顯的區別。
徐律師說,在管理與考核方面,企業職工上下班都要打卡,張大姐卻不用打卡,而且她何時在何處做保潔都由她自己決定;她有事或生病時也可以由其丈夫代替她工作,這兩種情況都說明企業不對她進行管理,這符合勞動雇傭關系中用人單位不對勞動者進行管理,只要求勞動者按質按量完成勞動任務即可的特征。
所以,張大姐與企業之間屬于雇傭關系。因此,她不能按《勞動合同法》的內容來要求企業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養老保險。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