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雙倍工資的性質
資訊 > 熱門 > 正文 890 2012-04-29 15:05:05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雖然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并接受其管理、指揮與監督,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應當認定雙方成立事實勞動關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雖然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并接受其管理、指揮與監督,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應當認定雙方成立事實勞動關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雙倍工資是否屬于勞動報酬,應自何時計算時效,司法實踐中存在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法律將其定義為工資,而非“賠償金”、“補償金‘,故應當理解為勞動報酬,適用追索勞動報酬的時效規定,即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計算一年。第二種意見認為,雙倍工資不屬于勞動報酬,屬于對用人單位的懲罰性賠償。雙方爭議的時效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之規定,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一年。

按照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三條之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各種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的本質是勞動者提供勞動這種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用人單位已經發放的工資就是這種價值的體現,而另外一倍工資(雙倍工資差額),并不是勞動者提供勞動的價值體現,因此不屬于工資,屬于用人單位違反法律的規定而承擔的懲罰性賠償。再者,如果屬于工資,那么對于其他已經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不公平,違反了同工同酬的原則。綜上分析,雙倍工資差額應不屬于工資范疇。

關于時效期算點,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既然雙倍工資差額不屬于勞動報酬,那么就應該適用這一規定。

所以,雙倍工資差額不屬于勞動報酬,屬于對用人單位的懲罰性賠償。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