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趙女士于2003年6月進入一家建材公司擔任銷售員,當時公司沒有規章制度,勞動報酬約定為底薪加提成。但在2003年末,單位主管臨時宣布公司有《銷售員經濟指標責任制》,其中規定銷售額全部入賬的,提成80%...
趙女士于2003年6月進入一家建材公司擔任銷售員,當時公司沒有規章制度,勞動報酬約定為底薪加提成。但在2003年末,單位主管臨時宣布公司有《銷售員經濟指標責任制》,其中規定“銷售額全部入賬的,提成80%,20%作為風險金,風險金在銷售員離開公司前完成工作材料移交之日起7日內發還。”同時,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又規定“乙方(銷售員)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半年內未能收回經辦業務的貨款,甲方(單位)有權將乙方的風險質押金抵作未能收回的貨款,直至乙方收回經辦業務的所有貨款后,甲方才將風險質押金支付給乙方。如乙方收回的貨款超過銷售合同約定的期限,甲方可用乙方的風險質押金補償甲方的利息損失。乙方的應收賬款不能正常催討,需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實現債權的費用由乙方承擔。”
2009年3月,趙女士向單位遞交辭職報告,因單位拒絕辦理退工手續,趙女士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辦理退工手續,同時要求單位返還預先扣留的銷售提成,以及因賬款超期未入賬而被扣留的金額。但審理本案的仲裁人員單純以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為依據,除裁決單位辦理退工手續外,駁回了趙女士的其他仲裁請求。為了能在法院扭轉敗局,趙女士向法院起訴后專門委托律師參與訴訟。
雙方當事人在法院庭審過程中一致確認,單位從2003年至2009年底總計扣留趙女士的提成(風險質押金)約7萬元,因應收賬款超期未入賬從風險質押金中抵扣利息損失的金額約4萬元。在查明上述事實的基礎上,法院支持了趙女士的所有訴請,判決單位返還扣留趙女士的提成,返還因賬款超期扣除的金額。
案例分析
上海君拓律師事務所主任俞敏律師評析:本案是一起因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銷售提成,同時用預先扣留的提成補償應收賬款利息損失而引發的勞動合同糾紛案例,本案主要涉及勞動報酬的支付、經濟損失的賠償兩大問題,主要爭議焦點有以下兩點:
1.單位預先扣留趙女士20%的銷售提成作為風險質押金,此做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趙女士認為,雙方在書面勞動合同中約定了工資由底薪和提成兩部分組成,但公司卻未經員工同意,強行從員工應得銷售提成中扣留20%作為風險質押金,違背合法、自愿原則,公司應予以返還。
公司則認為,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防范銷售員和客戶串通起來,損害公司的利益。公司依據的是《銷售員經濟指標責任制》,況且雙方也在勞動合同中做出了相關約定,如果勞動者對公司的做法有異議,也不應等到離職后再要求。公司認為風險質押金的性質屬于附條件的業務提成獎金,該條件是“銷售額全部入賬”,條件未成就時,公司有權不予發放。
那么,本案中公司是否有權單方面預先從趙女士的提成中扣留20%作為風險質押金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和第六條的規定,提成從性質上屬于計件工資,是勞動者應得勞動報酬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我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勞動合同法》第九條、第三十條等相關規定,單位應當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由此可知,公司的上述做法屬于違法行為,也正因如此,法院支持了趙女士要求返還風險質押金的請求。
2.單位能否因貨款超期未入賬為由,用趙女士的提成賠償相應利息損失?
對于貨款超期未入賬問題,趙女士陳述自己經辦的每筆業務都會將原合同文本交給公司,公司有能力自己催討貨款,況且貨款未能及時入賬,本身屬于客戶的違約行為,自己沒有義務替客戶承擔相應利息損失。公司則認為,協助催討貨款本身就是銷售員的義務,如果說收款問題與銷售員毫無關系的話,將嚴重違反公平原則。
那么,單位能否在貨款未到賬時,用銷售員的提成來彌補利息損失呢?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貨款催討問題屬于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商業風險,用人單位將催討貨款的責任全部加諸于勞動者屬于轉嫁經營風險,此舉有違相關勞動法律的規定。此外,單位這種單方面免除自己責任,加重勞動者責任的行為同樣違背勞動合同簽訂的公平、自愿原則,屬于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相關的規章制度與勞動合同條款內容應為無效。故法院因此判決公司應返還趙女士因賬款超期扣除的金額。
通過對上述案例的簡要分析,筆者建議用人單位在制定和實施內部規章制度以及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過程中,應仔細斟酌有關條款,一旦發現違法或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情形,應盡早修改和完善,從而避免日后承擔不應有的經濟損失。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