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逃避責任、鑒定機構缺乏監督、立法條款不盡合理……在全國兩會期間,由河南農民工張海超開胸驗肺事件引發的農民工職業病維權難題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切...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切實加強職業病防治。一些代表、委員表示,職業病維權難是農民工權益保護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應該通過修改相關法律法規、破除農民工身份歧視等綜合措施加以“根治”,避免農民工以極端行為維權的事件重演。
“賭命式維權”牽動代表、委員心
在談到農民工權益保護這一焦點話題時,代表、委員們不約而同地重提張海超“開胸驗肺”事件。
“2009年,張海超這個名字深深印在全國人民腦海中,‘開胸驗肺’事件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患上職業病的農民工‘賭命式維權’的極端案例。”全國人大代表、希燕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秦希燕說,張海超的求醫經歷令人心酸,但實際上類似的案例眾多。
“‘開胸驗肺’事件揭開了我國職業病防治和農民工維權工作存在的種種弊端。”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鼎業律師事務所主任許智慧說,這起事件也表明,我國現行的職業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值得反思和修正。
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呂薇說,農民工患職業病后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這一現象,其實是城鄉居民受到社會不公正待遇的典型現象。目前許多發達省份出現的“用工荒”,一個深層次原因就是城鄉用工環境、社會福利的“雙軌制”。企業、城市沒有給農民工合理的福利保障,農民工就用腳投票,跟用工企業說不。
極端事件源自制度缺陷
“根據我的調查,農民工維權難責任大都不在農民工。”兩會前夕,秦希燕代表專門對農民工職業病維權難問題進行了調研,這些案件只有部分是因為勞動關系變動頻繁、難以確定勞動關系原因導致,絕大多數是由于用人單位的原因阻礙了職業病診斷和鑒定,或診斷鑒定結論違背客觀事實等原因所導致,其深層次的原因是立法設置不合理,對診斷、鑒定職權的監管機制乏力。
不少代表、委員都直指“開胸驗肺”事件背后的制度缺陷。許智慧代表說,根據現行法律及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職業病鑒定,必須出具由用人單位提供的職業史、工作場所、健康檔案等,因為利益攸關,這一規定沒有任何現實可行性。同時,職業病防治與鑒定只能由特定的專門機構承擔,許多權威醫院的職業病診斷沒有法律效力,這就難免產生職業病防治機構的壟斷與腐敗。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律師協會會長楊偉程表示,我國現行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制度存在諸多缺陷和問題,如申請職業病診斷與鑒定手續繁瑣,勞動者申請診斷難;勞動者在客觀上處于弱勢地位,用人單位由于利害關系拒絕或者拖延提供相關材料,對此缺乏相應的監管懲罰機制;職業病診斷體系不夠完善,職業病診斷和鑒定效率較低。
職業病維權難需要“綜合治療”
在社會的廣泛關注下,張海超最終得到了一紙鑒定,并獲得61萬元的賠償。代表、委員們表示,張海超事件的解決實際還是“特事特辦”模式,應該從完善立法、加強執法、提高農民工權益保障等層面進行“綜合治療”,才能避免更多“賭命式維權”悲劇的出現。
不少代表、委員提出,要從完善職業病快速診斷程序、建立經濟困難人員職業病救濟基金、完善資料提供制度、完善職業病診斷機構準入制、健全控告申訴機制和追懲機制等方面入手完善職業病防治與鑒定制度。其次,勞動保障、衛生行政等相關主管部門應切實履行監管、執法職能,加大查處違反職業病防治法、損害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的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因失職、瀆職導致嚴重后果、社會影響惡劣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另外,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是解決農民工維權難的治本之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職業病問題的根本解決還在于如何對城鄉一體化進行突破。首先要放開進城農民工的戶籍,農民工在城里工作多年連身份問題都解決不了,收入和福利的起點就不公平,難免引發很多矛盾和糾紛。同時,應該讓農民工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享受均等化的社會公共服務。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