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集體維權討回百萬工資 降薪行為為何違法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23 2012-04-30 19:08:49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38分報道,新華航空公司調整飛行計劃,安排21名空姐脫產培訓,由此導致這些空姐收入由原來月萬元降至800元。21人集體將公司起訴至順義法院,要求航空公司支付工資差額及經濟補償金,北...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38分報道,新華航空公司調整飛行計劃,安排21名空姐脫產培訓,由此導致這些空姐收入由原來月萬元降至800元。21人集體將公司起訴至順義法院,要求航空公司支付工資差額及經濟補償金,北京市順義區法院日前判決新華航空公司支付21名空姐總計100萬元工資。

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企業的降薪、裁員是企業內部的決定,法律以及社會無法干涉。這個案例讓人看到企業對員工的降薪、裁撤行為同樣要在國家法律范圍內實行。那么,如何認定企業的降薪、裁員行為是否合理?勞動者應該如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中國之聲連線北京律師協會社會保障與勞動法律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吳穎萍律師。


主持人:新華航空一審敗訴的一大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員工確實不勝任工作。如何客觀地認定員工是否勝任工作?


吳穎萍:“不勝任”應具備幾個條件:首先,公司要有勝任的標準,比如說通過職位描述、崗位說明等把崗位標準固定下來。第二,要把崗位職責或勝任標準送達給員工,員工要知曉。第三,公司要有證據證明員工不能勝任工作,勞動者有些行為不能達到崗位標準。至少要具備這三條,才能確定員工不勝任工作崗位。


如果不勝任成立,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企業有權對其進行培訓,或者調整崗位。如果勞動者在培訓或調崗以后仍不勝任工作的,企業可以行使單方解除權,但是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并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主持人:許多企業都會以經營狀況不佳為由安排員工培訓,變相降薪。依照法律,企業這樣做是否合法?


吳穎萍:如果由于經濟原因送員工培訓,這是特定的背景,但一定要與工會及職工協商,獲得他們的理解和配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5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