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合同法:公眾看好新法之余,對其缺乏深入了解 2007年6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該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案草案的出臺曾一石激起千層浪...
2007年6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該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案草案的出臺曾“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大范圍的討論。
為了解本市市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認知狀況及對各項措施的看法,大渝網攜手本市知名調查公司——重慶康維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對該問題進行了為期7天的網絡調查。昨天調查結果出爐,共計4338名網友參與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市民認為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有力地保護了勞動者,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時稱新法對權益的保障力度還須加強。勞動合同的訂立、法律責任與帶薪休假成為市民最關注的問題。但八成市民對新法了解并不深刻。
近七成受調者看好新法
與舊的勞動合同法相比,新法增加了若干有利于勞方的條款,如工作地點和職業病危害等防護條款、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條款、合同到期前終止要付經濟補償金條款等,無疑是廣大勞動者權益保障的福音。但也有外資機構公開表示,新法的實施阻礙了勞動力要素的自由競爭,增加勞動力成本,給中國投資環境帶來消極影響。
對于此問題,本市市民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本次調查中,盡管也有13.22%的市民擔心新法中對勞動者利益的傾斜,會養了一批懶人。但近七成的受調者表示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力地保護了勞動者,將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為中國建立一個健全的經濟社會打下了一根新樁。顯然,市民們更支持新勞動法,認為勞動者權利更需要法律明文保護。
同時,市民也針對此前引發無數爭議,以致被稱為華為的“辭職門”事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三成受調者表示了贊同看法,認為此舉可以提高企業生存能力,同時能提高員工積極性。另外,近四成受調者認為大型企業的裁員是企業誤讀新勞動法造成的,近三成受調者擔心此舉會引發企業大規模裁員風暴。由此,可看出,盡管公眾對企業的裁員行為表示了理解,但對于企業而言,誤讀也好,誤解也好,仍給公眾、給社會留下了規避《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嫌疑。
八成受調者對新法缺乏深入了解,七成受調者稱新法保權力度還須加強
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前的裁員風波,主要是由于公眾和企業都缺乏對該法的深入了解。調查顯示,30.91%的調查參與者對新法不太了解,對法律文本看的不太仔細。更有8.57%的人承認對新法完全不了解,沒怎么看過法律文本。
本次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否真正保護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的權益?這個問題的回答,讓人有些吃驚:在接受調查的4312位市民中,有3321人認為,新法為員工提供的保障還需加強,占受調人數的77.02%。
由此,可以看出,勞動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從側面反映出現行勞動法律法規還有諸多不完善之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雖然在制度安排上對勞動者的權益保護更加有力和全面,但落到實處才是關鍵所在,因此,在法律出臺之后,社會有關各方應該把力量集中到如何確保法律不折不扣地得到貫徹落實上,在這方面,用人單位的正確理解也是至關重要的,勞動者自身也需加強對新法的學習。
勞動合同的訂立最受公眾關注
在接受調查的4338位市民中,有1887位市民表達了對勞動合同訂立問題的關注,占受調人數的43.31%。其次最受市民關注的問題是法律責任問題與帶薪休假問題。這三大基本問題也是此次新法的亮點所在。
本次調查中,大部分受調者工作時間在1年——5年之間,占受調人數的四成。雖然只有15.81%的工作時間在一年之內的市民參與了調查,但勞動合同的訂立問題是最受這部分人群關注的。當前,大量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現象相當普遍。市民對勞動合同的訂立的關注與其工作時間呈較明顯的相關關系,參加工作時間越短的市民越關心勞動合同的訂立問題。原因在于這部分人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年紀二十歲出頭,對自身權益的保護意識較強。
新法中,對用人單位利用勞動合同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的情形給予了嚴格的限制,使得違約金問題不再成為用人單位限制勞動者“跳槽”的重要手段,這也受到了廣大的市民的歡迎,法律責任的明確,使得勞動者能自由擇業,加大了勞動力市場上的自由流動性。
帶薪休假問題則最受工作時間在5年以下的市民關注,因為工作滿一年就可享受帶薪休假,這比以前要工作5年以上的要求大大降低,通過法律規定讓勞動者有了更多休息的時間,
其實,立法再完善也無法改變勞動者的弱勢地位,在今天這個合同時代,法律逼著用人單位要建立起責任感和良心,而勞動者,也都需要轉變觀點,就是對自己權利的覺醒和理性。
看到今天公眾對法律的熱情,我們相信,勞動關系中的良性循環,將不再是一句空談。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