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被指重金規避勞動合同法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11 2012-05-01 16:19:33

近日,就在新勞法正式實施前夕,記者獲悉,中石化河南分公司決定花費735萬元,將旗下鄭州石油總公司144名員工全部轉為勞務工。此舉被當事員工認為企業單方面解除與員工間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規避新勞法。對此...

 近日,就在新勞法正式實施前夕,記者獲悉,中石化河南分公司決定花費735萬元,將旗下鄭州石油總公司144名員工全部轉為“勞務工”。

此舉被當事員工認為企業單方面解除與員工間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規避新勞法。


對此,鄭州石油總公司“清理整頓辦公室”稱,這是在進行正常的企業改制。


A事件


合同工被要求轉勞務工


11月27日,中石化河南分公司旗下的鄭州石油總公司,先后發出一份“公告”和一份“通知”。


“公告”稱:根據集團公司、省公司有關精神和政策,我公司將進行企業改制,原公司注銷。現由原公司負責人及班子成員組建成立股份制公司,自公告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愿入股者,請到辦公室報名,過期不候,望相互轉告。


“通知”稱:公司股份工作人員,按照11月21日會議精神,請職工及時到公司辦理有關手續;申請轉化勞務工人請于29日下午下班之前到公司寫出申請(請攜帶身份證復印件和一寸照片四張),月末公司統一辦理轉化勞務工手續。過期將不再統一辦理轉化手續。


截至11月29日當天,在被涉及的144名員工中,只有十幾個人填寫了“申請轉化勞務工人”的申請單。填過表的員工說,以后的“轉化勞務工手續”,公司和他們還沒有仔細談。“轉勞務工”后,遣散人員可走向社會,也可重新回公司入股,但要以勞務工的形式,其實就是臨時工。


昨日晚,記者聯系員工代表李女士,她說,現在大家仍然都沒簽,和公司耗著。但公司領導稱,12月底前要成立新公司,員工必須在這個月底前簽勞務轉化合同。


B方反應


員工


有規避新勞動法嫌疑


對于公司的改制通知,該公司一李姓員工代表說,公司此次以“合同工轉化勞務工”的辦法,解除144名工人的勞動合同,顯然是為規避新勞法對“工作滿10年須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


隨后,工人們向商報記者出示了他們在1995年與公司續簽的合同,合同期限一欄填寫的是“無固定期限”。


李說,他們在該企業的工齡短的有十幾年,長的有37年,有的是加油工,有的是潤滑油銷售員,都和公司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據另一員工代表稱,今年6月份,公司提出要改制,但一直沒啥大動靜。直到11月21日,公司突然召集大家開會,宣布了文件,讓大家“自愿”簽署合同,全部轉化為勞務工,每人按照工齡(年)×1350元的標準進行補償。該員工代表認為,公司在新勞法實施前一個月,緊急要求大家買斷工齡,有規避法律的嫌疑。


企業


純粹是企業發展的既定方針


隨后幾天,記者采訪了當事公司和上級公司的有關負責人。


一位自稱職務為“鄭州石油總公司綜合辦主任”的連姓中年男子說,這144名員工是企業下屬服務公司的工人,不是正式在編人員,這次改制已對他們進行了補償。當問及是否和即將實施的新勞法有關時,該男子未作答。


該公司遣散小組工作人員周新民說,中石化作為一家上市企業,必然要甩掉沉重包袱,而且,河南分公司為這次改制還拿出了735萬元對員工進行補償。該工作人員強調,此次改制和新勞法沒任何關系,純粹是企業自身發展規劃中的既定方針。


12月3日下午,記者撥通了中石化總部的電話,一位工作人員說,改制是一直在進行的,也符合國家政策規定,至于鄭州的這家下屬公司的情況,他還不是很了解。


工會


堅決禁止單位“勸辭”行為


近段時間以來,商報接到多起投訴,稱自己成了單位規避新勞法的犧牲品。這些投訴中,包括能源、煙草等類企業。


無獨有偶,據《南方周末》報道,新勞法實施在即,航空、銀行、石油、電信等行業的許多大型國有上市公司,紛紛在年底前突擊把一些老員工改為勞務派遣。這就意味著,有更多員工將不再是所服務企業的員工,而只是由勞務公司派遣到企業工作的人員。


事實上,中華全國總工會已經注意到這種動向,12月2日發出通知,要求堅決制止用人單位違法裁員“勸辭”行為。對于一些用人單位違法裁員,采取要求職工辭職、重簽勞動合同或轉為勞務合同等形式規避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并配合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嚴肅查處。


勞動部門


“買斷工齡”對企業并不合算


記者就此事致電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該廳法制處一男性工作人員說,目前企業這種買斷工齡的做法并沒有違反法律。


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法制處一劉姓工作人員說,他曾在網上看過華為的“辭職門”事件,但這種大規模解散員工再重新錄用的行為,鄭州目前還不是很多,幾乎沒有。


劉稱,其實企業這樣做并不劃算,畢竟買斷工齡還要給員工補償。重新招收員工依然要和這些人簽訂勞動合同。新勞法中規定,除非企業破產、倒閉或兼并,否則不允許用人單位隨意解除勞動合同。


對于鄭州石油總公司的做法,劉分析說,企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把這些職工較長的“工齡”抹去,因為根據新勞法規定,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可以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這樣一來,對擁有二十多年工齡的老員工來講,除非特殊情況,企業很難對這些人實施“裁員”。


C聲音


“新法”前的一場侵權風暴?


有人把新勞法比喻為“人力資源管理上的物權法”,認為這一法律實施后,將像拆遷中出現“最牛釘子戶”一樣,出現“最牛釘子工”。采訪中,記者在網上論壇中發現,很多網友對企業為何趕在新勞法生效前的“炒人”行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主要聲音如下:


按照新勞法,企業要辭退員工,員工有說“不”的權利,企業將會面臨炒人很難、代價很高的局面,使很多企業選擇在新勞法實施前采取各種措施,規避“無固定限期勞動合同”。


繼華為“辭職門”事件后,在廣東、福建、上海等省市,不止一次發生類似事件。日前,這種在新法生效前抹去員工工齡的做法,在內地也開始蔓延,以至于有專家驚呼,這是新勞法生效前的一場地震和侵權風暴。


人力資源專家則認為,企業需轉變管理觀念,不能用“炒人”、辭退等手段來管理員工,而應更加人性化。


除了網友聲音,律師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河南國基律師事務所的陳奎律師說,根據新勞法規定,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要和員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也是很多國有企業選擇在新勞法實施前抓緊改制的原因。


鏈接


單位補償讓勞動者解除關系


屬規避“新法”行為


重慶市勞動保障局日前發布意見指出,單位給予經濟補償讓勞動者自愿解除勞動關系屬于規避《勞動合同法》的行為。


重慶市勞動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是勞動者自愿簽訂自愿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的,特別是在單位給予經濟補償或比經濟補償標準更多的補助時,勞動保障部門認為企業屬于規避行為,不違法。針對這類情況,要依靠加大勞動合同法宣傳力度,讓勞動者自己選擇。勞動者對于履行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合同產生的糾紛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