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做大做強的家政行業被即將實施的《勞動合同法》(下簡稱《勞動法》)拖入兩難境地。按照新法規定,保姆作為勞動者,因其職業的特殊性,至今都未列入《勞動法》的保障范疇。昨日,數十家家政企業無奈宣告,行業...
保姆不受新勞動法保護
昨天下午,廣東“家政企業新勞動合同法實施研討會”在廣州舉行,廣州市勞動保障局有關負責人應邀為家政企業負責人講解《勞動法》。記者了解到,按照新法規定,家政公司作為中介單位,和公司保姆并未形成勞動關系。也就是說,保姆做為勞動者,因職業的特殊性,直到現在都未列入《勞動法》的保障范疇之內。據悉,廣州保姆市場約有40萬從業者,其中九成以上維持著和家政公司的中介關系。
為了促進廣州保姆市場的有序發展,為雇主提供更優質的家政服務,近年廣州有幾家大公司開始嘗試“員工化管理”。據悉,家政行業的“員工化管理”是指公司與保姆簽訂勞動合同,讓保姆成為公司員工,遵守公司章程,按時從公司領取薪酬。一家政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員工化管理”最大的受益人是保姆,成為員工后,保姆不僅能參加專業培訓,工作優秀的還可以享受公司購買的社保。
正在“員工化”起步之時,《勞動法》正式出臺并即將實施。廣州眾多家政企業被迫放棄做大做強的想法,甚至有企業負責人直言,家政行業利潤微薄,“別說和保姆簽合同,即使是公司的工作人員,我們都要考慮換成非全日制用工。”據悉,在新法中,非全日制用工企業無須和勞動者簽訂合同,也不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賠償金。企業認為,這樣的規定可能“引導”家政企業為節約成本改用“鐘點工”規避經營風險。
家政市場近期不會受波及
有企業負責人提出,目前大多數家政企業直接發工資給保姆,這樣做是否有“勞動關系”的嫌疑?廣州市勞動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建議,如果只是中介行為,就應避免和勞動者發生勞資關系。他說,家政公司為保證介紹出去的保姆可以按時領到工資,采取代發的方式并不違規,但在此前一定要先與雇主、保姆簽訂三方協議,以免產生糾紛無法舉證。
萍安家政服務公司經理蔣志平稱,家政行業遭遇《勞動法》,最直接的權益受損者應該是保姆。“保姆一直處在比較尷尬的位置,穩定性不強,所以廣州的保姆市場常常有缺口。”她說,稍有實力的家政公司都想讓保姆經過專門培訓,然后持證上崗,為此探索“員工化管理”模式。蔣志平說,《勞動法》終結了這個有益的嘗試,企業在沒有做大前,根本無力承擔“簽合同的后果”。
據稱,家政公司和保姆“理清”中介關系后,廣州家政市場近期不會受到波及。“但家政行業想要留住人才就很難了,有文憑有能力的高級保姆肯定不會選擇留在這個行業。保姆低端化、保姆缺口、非法用工等一系列問題只能是越來越嚴重。”行內一資深人士感嘆。
專家建議給新法增加一章
對于家政服務市場上目前總體無法可依、低保障性的狀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楊大文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為了保護從事家政服務行業的保姆各方面的權益,相關法律的建立仍然需要向《勞動法》靠攏。保姆所從事的勞動,與《勞動法》所規定的“勞動者”從事的勞動有很大共性,完全將其隔絕到《勞動法》之外是不合適的。而《勞動法》中有很多條款也適用于保姆這一群體,因此可以考慮在《勞動法》中專門增加一章,針對從事家政服務的保姆作出特殊規定,起到保障保姆權益的目的。屆時,保姆就可以和其他城市打工者們一樣獲得有《勞動法》保障的社會保險。
那么誰來減輕家政企業的負擔呢?勞動保障方面的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紛紛表示,對于保姆這種社會需求量極大的行業,政府也應該考慮適當地給予補貼,如對和保姆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家政公司予以一定優惠政策的扶持,這樣不僅可以加大對家政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普及率,而且還能從另一方面促進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并提高家政服務的質量。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