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對勞動關系的調整是毋庸置疑的。從現代人力資源的角度看,《勞動合同法》對企業、勞動者乃至社會有什么意義呢,為此,記者采訪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人力資源與組織行為系張勉博士! ...
記者:作為研究人力資源的學者,您認為《勞動合同法》出臺有什么意義?
張:《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太及時了,我認為有以下兩點戰略意義:
首先,有力地配合了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當前,我國勞動關系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行業中不同企業的實際收入差距,以及企業內部高管人員和基層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比較大,員工和管理層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在我國的經濟轉型時期,在向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的步子走得急了一些,存在員工收入差距較大的情況。再比如,在一些民企和外企,很多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得不到保障,像試用期問題,即企業在試用期滿之前解雇員工,借此名目壓榨勞動者在試用期內的勞動。所以,在當前這種情況下,《勞動合同法》的出臺是非常必要的,我們要建設和諧社會,必須要從一味加快腳步轉移到逐步邁穩腳步上來。
其次,《勞動合同法》的出臺,間接配合了我國科技興國的戰略發展目標,幫助企業認清形勢,從單純利用廉價勞動力獲得超額利潤轉移到依靠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等獲取利潤的層面上來,F在很多人認為中國是個世界工廠,甚至有變成加工車間的危險,尤其是一些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扮演著低端加工的角色,過于依賴廉價的勞動力來賺取利潤。這種情況的出現,雖然與我國勞動力供給豐富有關,但是低廉的勞動力價格也應該是有權益底線的,不能跌破這個底線,F在一些民營企業普遍存在國家法定福利缺少或其他剝削勞動者權益的問題,而且有些企業給勞動者的工資非常低。這種過多地依靠低人力成本發展的企業對我國科技興國的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十分不利,因為國與國之間的對比關鍵還是看科技創新。低人力成本造就不了強國。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確實上升速度很快,美國的國債就買了1/3,有人認為中國扮演世界加工廠的路子是對的,我不贊同。近期人民幣不斷升值,不禁讓人想起日本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受美國的壓力而升值日元,導致90年代金融危機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合同法》的出臺所調整的勞動關系就不僅僅是企業人力資源的一部分,實際上是對整個經濟發展的一種調節,讓更多的企業目光做個轉向,轉移到科技發展上來。
記者:您認為《勞動合同法》實施中應該注意什么?
張:《勞動合同法》出臺后,社會各界都在關注,包括學者、企業等各個方面都在看,看《勞動合同法》到底能不能實施到位。我曾經聽一個外企的人力資源負責人這么說:如果《勞動合同法》實施了,我們外方就得撤資走了。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后的短時間內,會有一些企業接受不了,但從長期看,這對勞動關系是有利的?赡軙幸恍┢髽I倒閉,但倒閉的企業往往都是不合規、不合法的,不足為惜。而《勞動合同法》中的大部分規定都是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企業應該做到的,如果企業合法經營,不會對這些企業產生什么負面的影響。
因此,《勞動合同法》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抓到位,落到實處。
記者:您認為法律對人力資源建設有什么作用?
張:法律的出臺對人力資源的完善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上個世紀70年代是美國人力資源大發展的時期,原因有多個方面,但是相關法律的出臺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像美國《公平就業法》中規定,企業雇傭的勞動者中,對有色人種、弱勢群體等都有比例要求,一般都要占其雇用人數的1/4.這些法律的出臺促進了美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我國的《勞動合同法》還是以維護弱勢群體為主的,肯定會給不守法的雇主帶來高昂的成本。但正是因為今后勞動關系案件可能會帶來高昂的成本,才能促使雇主想辦法提高管理水平,更多地關注員工權益。
現在我國出臺的《勞動合同法》將使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向著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走得更快。如果沒有法律,很多企業的老板對現代人力資源觀念根本就放不到心里去。在他們的眼中,勞動者并不是什么代價高昂的資源,因此粗放式管理方式用的比較多。有了硬性的法律規定,將對規范人力資源管理、提升人力資源素質非常有效。
記者:從人力資源角度看,您認為《勞動合同法》對勞動關系意味著什么?
張:《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是保護勞動者的行動,是通過法律手段來調整雇用關系。長期以來,我國一直缺少這方面的手段。按道理講,工會應該是維護勞動者權益的,但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計劃經濟,國有經濟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占主體地位,工人階級是主人翁,這種主人翁精神打造了我國工人階級的隊伍。改革打破了大鍋飯,也對傳統凝聚員工的方式造成了影響,國有企業的工人出現了信仰真空,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更細致的勞動法規出臺來保護工人,維護新型的勞動關系。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民企與勞動者更多的是用物質紐帶聯系在一起的,紐帶的關鍵說到底是金錢。勞動者很少有國企主人翁的奉獻精神,F在出臺了《勞動合同法》,促進雇主要重視與勞動者的關系,促進雇主考慮,除了錢以外,還要與員工建立新型的雇用關系。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