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凌晨12點了,剛到家,大部分人已經進入夢鄉,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可能已經是清晨了。Anyway,這都沒關系,希望目前在從事HR的可以在字里行間找到一些指引,有想從事HR的可以從這一刻起做出神圣的決定,有想擁有跨行業思想的那就更不應該錯過了。
與跨界俱樂部相識也算是有些時日了,但是參加線下活動這還算是第一次,HR高端交流會一聽就是高逼格的,本次俱樂部請到的三位嘉賓可以說都是人力資源界的專家,有的人可能會說人力資源和我不搭邊,我了解那么多干嘛,這還真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如果你還在說自己狹小的領域里自得其樂,那么你可能“危機四伏”,如果你在人力資源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仍看不清一絲光亮,那么這堂課將會點醒你沉睡的靈魂和大腦。
王老師,徐老師,以及顧老師三位都是大咖,背景知識我就不一一羅列了,還是進入正題,為大家分享實打實的干貨。其實,今天三位老師所講的內容各有側重點,并都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詮釋,王老師是從大背景出發,宏觀剖析了人力資源的一個點線面的問題,大致可以歸結為人力資源的3個W,why-為什么要設立人力資源崗位?what-人力資源的工作有哪些?有哪些模塊?How-HR的職業規劃-3大未來發展之路。其實,我覺得這些都是作為一個HR,或是想踏入這個行業的人所必須了解的最基礎的知識,如果一個HR對這些基礎理論都含糊不清,那么終將上升不到另一個新的高度。其實HR并不是招人就完事了,他和其他部門一樣是擔負著使命的,怎么樣讓組織創造最大的價值這是HR都應該去思考的。王老師還提到人力資源崗位設立的必要性,實質上就相當于一種代理制,人力資源在招人的過程中要學會充分考慮老板的目標。
另外,對于HR的崗位認知度如何?哪怕是HR自身可能也會有不了解HR的發展趨勢,王老師對于這一模塊同樣給出了答案,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包括人力資源領域專家,共享服務中心,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
HRBP,這應該是互聯網+下最流行的模式,好的管理者體內必將有一部分是流著HR的血液,這一點也不夸張,完全上升到戰略層面,HR的角色已經悄然轉變,很多公司可能對HR的重視程度不是很高,很多老板都習慣性地拋下一句話“給我招人”,最后給HR留下的是一臉的無奈。另外,如果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HR是有一個梯度的,就像王老師提到的HR可以分為基層,中層和高層三個部分,對高層的要求已經和戰略高度聯系在一起,需要HR有很好的預見性,能夠處理各類關系。當然如果你想做人人眼中優秀的HR并不是一件易事,你需要會前瞻性思維,資源整合能力,學習和應變能力,溝通與營銷能力以及實施推進能力,HR也是需要不斷成長的,HR就是一片綠葉,當然你不能在面試中過度地帶入感情色彩,較高的情商才能幫助你慧眼識人。那么,如果你還是一個在公司里不上不下的HR,你的未來又該走哪一條道呢?王老師也給了建議,你可以選擇橫向發展:招聘專家,培訓專家等,也可以縱向發展:HRM,HRD,CHO,副總等,當然也可以跨界做獵頭顧問,職業規劃師,心理咨詢師等,關鍵還是看你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能不能夠,允不允許,其實這和之前古典老師提到的三葉草測評是不謀而合的,興趣會為你打開一扇門,能力會把你帶進這扇門,而價值觀會為你關上不屬于你的那扇門。
再來看看我們徐老師的精彩演講,其實各位老師講的內容和都非常實用,我覺得把PPT的內容在這里闡述一遍也沒有那個必要,還是需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感悟。一開始的標題就有些雷人,HR的4.0時代,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原來在我腦海中浮現最多的還是互聯網時代,今天算是又大開腦洞了,徐老師講的更多的是一種趨勢,赤裸裸的事實擺在我們企業的面前,傳統HR不變革必將是死路一條,她還提到了人力資源界非常有名的大師-戴維尤里奇,我還特意去查了一下這個人,他還提出了成功HR的六脈神劍,那么4.0時代對于HR來說是是怎樣一個時代呢?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最初的HR,最初的HR就像一個警察時刻盯著你,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改善,但是徐老師也提到現今的許多企業還停留在2.0時代或向3.0邁進的時代,真正達到4.0還真算一件難事,因為你需要做到由外而內,脫離本位主義,徐老師也強調了作為
HRBP要業務優先,而且對于創業型的老板來說還是需要一個教練的,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你的團隊和企業,其實在HR轉型的過程中還會涉及到很多的個體或群體,包括公司的高層會議之中,HR也是需要去參與才能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業務以及老板傾向于招什么樣的人,招人是一回事,當然學會技巧性的解雇也是一大學問。
徐老師還提到HR面臨的商業和社會格局——VUCA時代,包括在一時代下領導者所應具備的各項技能,其實很多時候還是需要根據每個人目前所處的現狀來對癥下藥,最后徐老師留給我們一句非常值得思考的話:做一個擁有人力資源專長的商人,這大概是HR的最高境界,也值得每一個傳統HR深思的一個問題,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你得想明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顧老師算是壓軸的,顧老師更多的是現身說法,從外企到民企HR的轉變,這可以說是一切脫胎換骨的轉變。顧老師也有提到作為一個HR,你得知道老板到底要什么?這其實也和公司所處的階段也是相關的,創業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以及變革階段,每一個環節都是一次顛覆,從規范化到文制,這真的是一個跳痛的過程,顧老師同樣也羅列了當今HR面臨的一些困惑,比如說人力資源只是執行崗,HR不知道老板的想法等等在,其實這些困惑很普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了解業務,我們說業務了解夠與否也涉及一些關鍵因素,比如說組織層面,工藝,部門的KPI等等,后來顧老師也提到對于一個空降的HR來說是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可以做一些分析報告,組織一場出彩的培訓,還有就是要放低姿態,那么最后顧老師給我們總結了如何做好一個出彩的HR,其中包括為人處世,專業知識,溝通交流,領導技能,了解公司業務和老板心態,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看的出來在座的每一位對三位老師的分享還意猶未盡,后面的問答環節更是激烈不斷,精彩無限,不管是不是HR,但是提早接觸跨行業的知識為你未來的人生也打好了籌碼,徐老師在問答環節提到的一句話-向正在生成的未來學習,也是我大開腦洞的一個思想觀點,包括張老師對HR獨到的解讀,以及各類工具的使用,包括在“互聯網+”下HR的一個命運的討論,都在互相交流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另外還一點,精確提問不管是對于HR也好,還是其他行業的人士也好都是一門藝術。張老師后來還談到招人一定不能招腦子不清楚的人,這種人即便能力再強也并不能走多遠,而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思維方式的出彩。當然,從一個總經理和一個HR的角度去看這個職業其實會有很大的不同,HR是公司的第二把手,當然,這種思維觀念并沒有在大眾群體和公司之間擴展,未來也是可能會出現線上系統面試,線下入崗的情況出現。
今天說的簡單點,我收獲的是作為一個HR的辛酸苦辣甜;但是我覺得自己變得更清晰自己的轉型之路,更強大的還是思維的碰撞,包括問的問題我也是事先想好,各位老師也做了精彩的解答,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包括三位老師演講的臺風,神色以及內容的連貫性,聽客們的接受程度。
自從加入跨界俱樂部,我學會了用跨界的思維去更加全面的感知一樣事物,三位老師雖然分享的時間很短,但是不管你是否是HR,你總能在跨界俱樂部找到另類的思想,哪怕只是某一個點,足以讓你的人生開始反向的思考。做一個具有HR思維的商人實屬不易,在“互聯網+”下,新一代的HR
BP將成為弄潮兒,對于那些沒有從事HR的聽者我們是一樣的,一個講座不僅僅是講座,更多的是講座之外的人生探索。
-----------------------------------------------
跨界俱樂部是一個成立于2014年4月的公益組織,我們的宗旨、目標、口號是“跨界:人脈、知識、機會”。
全部參與的小伙伴都是兼職義務勞動。我們奉行情、錢、趣的統一,樂于嘗試新事物,以開放心態來包容更多元的世界。形式上我們每月三個周日下午發起各類分享、談話、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等各類形式的沙龍活動,圍繞跨界展開探索。另外,我們還籌劃各類有趣的眾籌創業項目,比如眾籌出書、眾籌拍電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