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P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是一種理念轉變后的職能規劃的轉變,HR部門將內部客戶分成三種:1、高管:需要HR部門成為組織變革的推動者,更關注在體系建設,文化等方面的職能工作;2、部門經理:需要HR發揮咨詢功能,提供技術或資源上的支持;3、普通員工:需要HR做事務性的服務支持工作,勞動關系事務相關的員工事務居多。上述3者:員工需求可以標準化,且HR專業要求不高,多是框定設定即可,對人員素質要求也不高;但高管的要求非常集中且專注,需要專家水平的支持;業務經理的要求相對靈活多變,難以適從。
為了將以前的發揮管理職能為導向,變為支持業務為導向,把以前的人力資源部門,分割成3條線:HRCOE(HR專家)、
HRBP(HR業務合作伙伴)、HRSSC(HR一站式資源共享中心),在實施中:HR
BP通過整理業務部門需求提請解決方案和整改機制,提交到HRCOE進行專業論述和技術支持指導,
BP再和
SSC達成一致,推行服務方案,更好的支持業務部門的基礎工作。
上述描述較為簡略,核心只有一個,就是讓HR不在僅僅成為行政專家和員工事務代理人,更多的去支持業務。這種組織架構的改變,對企業的管理要求也很高。同時,對于BP的要求更高,一方面要對業務層面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另一方面要對企業的政策和一致要求有清醒認識,能夠準確的整理需求,逐步解決。
當然,在通往成功的方向上,并不是只有一條路。只要HR們能夠認識到“業務導向”的意義,就可以通過部門人員配置和工作規劃,逐步來實現心里的想法。而組織架構的變化,則因企業而異。這里說幾種方式供大家參考:
1、對于小公司而言,整個HR部門就是BP
A、從業務角度思考公司的相關內部制度設計和管理流程是否可以改變;
B、HR部門是否在考核中和企業的業績有一定程度的匹配;
C、HR部門的人員配置中,要注重不同方向的人才培訓,事務性工作和技術服務性工作可以多向發展,可以吸收業務部門的優秀人員加入HR部門。
2、中型企業,HRM先去BP
A、HRM們可以各部門兼副職或助理,參與日;顒,授權要謹慎,前期最好只參與不說話,以需求調研和問題搜集為主,回收診斷;
B、各部門的輪值HRM可以一定周期進行變換,多角度觀察,以免偏頗;
C、HR部門的人員配置中,以綜合性的人才為主,業務技術能力均要培養。
不管什么服務形式,思路決定出路,只要方向對,多種手段都可以嘗試,包括管理流程再造。最后,支持發展的核心,是人才。HRBP也好,綜合型的人力資源人才也好,都是一種方向。相對而言,HR們的素質中有幾種要著重培養,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組織格局和市場。
首先:學習能力和適應性要強,在部門中首先是了解業務,必要的情況下還要親自操作,要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再則:常用管理工具的操作能力要強,部門長有可能在初期把BP作為助理來使用,掌握一定的管理工具,提升效率,樹立專業形象尤為必要;
還有:溝通能力,老生常談,作為組織派駐在業務部門的溝通鏈接,溝通能力必須很強;
最后:系統思維和戰略角度,公司整體的政策和考量引導業務實施,眼界決定高度,這個能力是提升境界的一點。
綜上所述,從操作型、管控型的組織向咨詢型、服務型的組織轉化,必然會經歷波折,公司和HR都必須端正心態,畢竟業務是企業生存的根本,HR水平再高,無法對業務做支持,閉門造車,每年年終終結提交再厚的材料,也是枉然。咱也得向時髦看齊:互聯網時代不是說了嗎,用戶體驗為王,向用戶看齊。咱的用戶怎么變,咱就得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