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內500強工作,從傳統HR轉型為HRBP,從招聘、績效、員工關系、薪酬等百變的工作中不斷切換,相信你一定知道事務性工作是無法避免的。
一、什么是事務型工作?
某百科將“事務性工作”定位為“為一個單位的中心工作或者業務工作提供的生活、后勤、保障、輔助等服務或基礎性工作”。
我覺得這樣表述還是不夠立體,應該突出工作本身的重復性、工作的機械性。而且對于工作人員來說,這種工作往往沒有價值感和成長感,無法讓人生產愉悅感的,具體像訂機票、訂外賣等工作。
有本書《職場動物進化手冊》,甚至把這樣的工作定義“Dirty work”,如果你正在做的工作具備了以下特征,就不僅僅是事務型工作,更是Dirty work!
1)沒有具體交待時間
2)沒有具體進程安排
3)沒有明確完成時間
4)沒有明確工作量大小
5)沒有具體質量評估指標
6)沒有獎勵或懲罰措施
7)封閉式,單獨完成
8)負責高管不詳
9)負責高管過多
10)可隨時為其它工作讓路
當然,Dirty work不等于事務性工作,Dirty work也并不是“很臟”的工作,而是指那些讓人無法產生愉悅感,沒有價值感,也無法讓人感覺成長的工作。
二、如何看待事務性工作?
1、也許沒那么糟糕。
舉個簡單的例子:HR要進行招聘有效性分析,搞定它需要基于簡歷篩選數、面試人數、錄用人數等數據的分析,需要通過面試但拒絕來公司的理由來分析、還需要錄用后新員工績效的水平、新員工總體的辭職率以及各種招聘來源得到的新員工的辭職率等指標來衡量。
很明顯,如果按照季度或者年度再來整理分析,數據缺失很多,可信度不高,導致分析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所以,你要是能對當天的招聘結果做一個記錄是很必要的,而這樣的記錄都屬于每天的事務性工作。
可見,事務性工作是中心工作的基礎,它往往是核心工作的第一步,
2、你為誰而工作?
說實話,沒有人愿意常年累月的做事務型工作。
但是,你要是刻意“嫌棄”事務型工作,你必須要考慮一下你老板的感受,人家雇用你,本來就是希望你幫他處理事務型工作,好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處理“高大上”的工作.
有一個著名二八定律——在任何事物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非決定性。事務性工作,就是那80%。這80%的投入,幫助20%的效率。
說白了,老板花錢雇你就是希望“解放他的雙手”,希望你做好80%的工作。
三、如何處理事務型工作?
直接給大家獻上三個大招——
1、第一招,砍掉。
最好,還是不要做了。
比如,和安排你做這份工作的同事、上司再確認一遍這項工作是否真有必要去做?或者是否能以另外一種你能接受的方式去完成?
這需要考驗你的說服能力和談判能力。
2、第二招,外包。
“外包”,就是想辦法找其他人去做。
如果這個事務性工作,你得到答復是“你必須去做”,你可以嘗試進行團隊合作去完成這項工作。
不管是實習生,還是一起奮斗的Partner,甚至還有萬能的淘寶。
只要你想偷懶,有一百種方法。
3、第三招,自嗨。
有一種事務性工作,不得不你獨自去做,你只能自嗨了,想辦法讓自己興奮起來。
專業套路叫“游戲化”,讓完成事務性工作變成打怪升級模式。
比如限時、限量讓自己去完成,給自己設置獎勵機制去嘉獎自己,嘉獎自己每一次付出和容忍。
四、處理好事務型工作其他小Tips
1、嘗試規劃梳理自己的時間——高價值
安排好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列出每天的to do list,嚴格執行你的schedule是科學管理時間的黃金法則。不難發現,我們身邊工作效率最高的的人往往都帶有或多或少的強迫癥,他們嚴于律己,工作時間節點排布得緊鑼密鼓,嚴苛地執行每一個計劃。
當然,BP工作是比較復雜多變的,但是嘗試固定下來60-80%你會有不一樣的體驗,至于科學管理時間的方法,實在是不勝枚舉,你也可以自己定制你自己的專屬方法。
2、將事務性的工作升級——程序化
既然事務性的工作都是非項目性的程序式的,那為什么不把他們程序化呢?
它們周而復始地在每個季度每個月甚至每一天高頻發生,而且突變的可能性較小,那完全可以建立一個規則來規范事務性的工作呀。
比如和員工談心,能不能固定一三五或者每天5點-6點?能不能控制自己的談話時間?
3、提高執行力,拒絕拖延癥——執行力
拖延癥是事務性工作的最大的天敵。
最可怕的其實是“雪球”一樣的工作,例如:工作報告、數據分析,這類不及時處理,只會越積累越多,隨著時間的流失,記憶也模糊了。
馬上去做,就怎么簡單!
4、充分利用“工具”——擠時間
俗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文章由HR研究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