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C你了解多少
SSC > SSC實踐 > 正文 28573 2017-06-04 12:39:53

就從標桿公司的SSC案例說起吧。在我看來,在國內做SSC比較代表性的,一個是華為,一個是京東,先說華為。華為的經驗是什么?1、目標明確(1)slogan:讓優質的HR服務觸手可及。(2)目標:面對員工和管理者,隨時...

就從標桿公司的SSC案例說起吧。

\\

 

 

在我看來,在國內做SSC比較代表性的,一個是華為,一個是京東,先說華為。

華為的經驗是什么?

1、目標明確

(1)slogan:讓優質的HR服務觸手可及。

(2)目標:面對員工和管理者,隨時隨地提供一站式服務,高效反饋問題的解決方案,快速處理事務請求。

 

2、分工明確

主要三個部門:

(1)呼叫中心(CC):負責人工接線,解答員工各種問題。

(2)運營支持部(CC):負責自助平臺,各種高大上內部online系統。

(2)事務處理中心(AP):負責面對面服務,各種發薪、考勤,保障事務。

 

3、做足準備

考慮三個準備度:

(1)流程的準備度。主要是事務性的工作,可大量的、可重復的、標準化工作,要求高合規性的,可清晰定義的,可文檔化的。

(2)IT的準備度。能夠通過IT來處理的,可自動化處理的、可量化的、有指標的、依賴常見的IT技術的。

(3)人員的準備度。有專職的人來做,既包括基礎服務人員,也得有管理人才。

 

4、人才儲備

(1)HR類人才。HRSSC涉及HR基礎服務,沒有HR是做不成的,最好是人事專家、HR通才。

(2)技術型人才。比如項目經理、IT工程師和流程專家,當HRSSC承接其他部門的業務,HRSSC要懂流程,并且通過IT來實現,不能只做簡單的業務平移。

(3)運營服務類人才。比如服務經理、運營經理,服務經理需要去跟客戶溝通確定需求,運營經理能搞定每天日常數據分析、高峰期人員編排。

 

 

(4)營銷推廣類人才。比如懂互聯網的營銷人才,沒有營銷類人才做策劃,你的服務即便是酒香也會怕巷子深。沒有互聯網元素加入,你的用戶體驗和交付效率很難有質的飛躍。

 

 

 

5、分段建設

ssc基礎服務封裝分三個階段:

(1)初期:先把入離職事務、ESS、MSS、呼叫中心接入;

(2)中期:然后,再把其他HR事務流程和數據分析封裝;

(3)后期:最后是,國際派遣、員工福利、學習發展、績效管理等裝入。

 

再看京東。

京東的SSC經驗是什么?

 

 

 

1、方向清晰

(1)以員工需求為中心:京東HRSSC不希望讓員工白跑,所有的業務內容希望員工在服務大廳里做一站式展示和服務。

(2)以信息系統為支撐:HRSSC是離不了系統的,系統不強大不足以支持十萬人的精細化的服務。

 

2、目標明確

(1)快速交付:京東DNA是快,能讓客戶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京東的SSC也是這樣一種使命。

(2)合規合法:京東主打正品行貨,比如京東的規章制度都是從SSC統一發布的。

(3)關注體驗:SSC要去關注員工感受,在服務流程和設計環節要體現一些溫暖的東西。

 

3、分布實施

第一步、可行性研究:公司ssc什么時候建,要建成什么樣子,多大規模的。

第二步、項目規劃:考慮SSC業務框架和實施范圍,特別是IT系統的搭建和規劃,這是運營的基礎。

第三步、SSC選址:服務大廳實體,這是一個對外展示和溝通窗口,要考慮基層員工是否方便,周圍停車是否方便等因素。

第四步、流程再造:要從傳統HR里面切一些留出放到SSC,涉及流程和制度的精細化的管理,這是SSC落地難點,也是重點。

第六步、迭代優化:通過試運營,看哪里不完善的地方,前后臺工作流程、系統實現,都需要持續的優化迭代。

 

4、建設經驗

(1)業務先行:把業務輸出理解搞清楚,再去搭建系統,如果業務沒有搞情況下去推動系統,很容易白費力氣。

(2)系統整合:除了系統本身,還要考慮整合京東現在有HR門戶,做好這些接口。

(3)數據化管理: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是整個HRSSC運營平臺逐步完善,比如報表系統完成,這會直接幫助HRSSC一站式同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國內SSC都有什么共性?

總結一些共性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1、目標感

(1)用戶第一: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不關注用戶(員工)體驗的服務都走不遠。

(2)效率為先:如果SSC不能減成本或者增效能,這個SSC一定是偽SSC。

2、基本特征

(1)可視化:HR從后臺走到前臺,或者走到大中臺,讓員工看得見摸得著摸得到。

(2)數據化:從手工作坊一樣的模塊HR時代,必須遷移到平臺化、智能化、數據化HR時代。

(3)一體化:只做人力資源共享已經滿足不來時代發展,必須要做跨部門共享。

 

現有多少企業開始做SSC?

這個動作可能要比HRBP來得更猛烈一些。

5000人以上企業超過7成以上的企業開始成立或者正在建設。

 

企業為什么要做SSC?

無非就是兩方面的原因,外部因素誘導,內生需求倒逼。

再展開的話,比如有兩個典型因素:

 

 

1、通過組織變革,人力資源從業者從的工作職責將會重新整合,呈倒金字塔模式,HR將能夠接觸更多策略性、價值感更強的工作。

 

 

2、SSC可以改善人力資源部門和業務單元之間的溝通,使得人力資源從業者擁有更多的信息共享和績效的持續改進。

 

 

SSC存在的價值是什么?

三句話:

 

 

1 、降低成本。可以一定程度上實現規模經濟及消除重復工作,使人力資源從業者的服務更具效率。

 

2 、提高效率。可減少和避免分散化管理,因為標準的不統一而造成的不公平性和執行偏差。

 

3、資源重組。特別是對于HR,SSC釋放了人力資源事務性工作,從而讓更多HR專注于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SSC到底為誰負責?

為客戶的滿意度負責!

為卓越的運營負責!

 

 

 

 

SSC具體要扮演那些角色?

 

(1)員工呼叫中心——支持員工和管理者發起的服務需求

(2) HR事務處理中心——支持由COE發起的主流程的行政事務部分

(3)HR運營管理中心——提供質量、內控、數據、技術(包括自助服務)和供應商管理支持。

 

 以百度SDC(HR Shared Delivery Center)共享交付中心為例,他們從2013年開始利用大數據助力戰略與業務改造,為業務發展及人才戰略規劃注入價值。

 

百度SDC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為客戶提供智能化、自動化且具備絕佳用戶體驗的完整服務,同時為業務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在共享服務平臺上不僅可以共享事務性工作,還涉及到了生活學習服務圈,實現了多重角色集于一身的SSC服務,甚至還規劃了未來可能出現的創新性服務。

 

叫SDC,還有騰訊,說明他們的SSC模式已經從1.0升級到了2.0,而大部分的企業還停留在1.0籌備階段。

 

 

SSC都有什么模式?

 主要有兩種。

1、一站式的ssc:將財務、人力資源、IT、采購部門內的日常事務性工作打包納入該共享中心,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提供標準的服務。

 

2、小規模的ssc:屬于小共享,在HR部門內部建立SSC,通常會分為三個部門:服務中心、專家咨詢中心、系統中心。服務中心是重點部門,專家咨詢中心和系統中心對服務部門提供支持。


 

SSC到底怎么運作的?

 分四層去實施。

 

 

第1層-全自助服務

在這一層,管理者和員工,通過網頁、APP、微信公眾號等自助系統解答HR問題和完成HR事務處理。據統計,這一層通?梢蕴幚66%的問題。

 

第2層-人工線上服務

這一層,經過培訓后的SSC人工坐席,主要通過電話、郵件、APP等平臺進行問題處理一般性的問題。這一層通常可以處理28%的問題。

 

第3層-人工線下服務

這一層,主要由掌握一定專業技能的線下專員來負責處理,根據問題,本地HR和/或HR BP有可能選擇介入。這一層通常可以處理5%的問題;

 

第4層-定制服務

這一層,問題上交COE或職能專家負責處理。這一層需要處理的這樣的工作量不應該超過1%。

 

 

 

HR SSC的未來是什么?

企業為了聚焦于核心業務,非核心的業務都會逐步外包化,人力資源業務也不例外。

 

利用外部供應商,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企業成本和解決 HR SSC人員離職率較高的問題。

 

當然,如果體量非常大的公司,自建SSC還是有必要的。如果是小規模企業。請相信供應鏈的力量。

 

落地SSC的關鍵成功因素是什么?

 有四個。

1. 風險控制

過渡期,很多企業的HR COE和HR BP仍要承擔事務性工作,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在HR COE和HR BP中設立過渡性的崗位,他們專職承擔事務性工作,并根據HR SSC業務轉移的進程,逐步實現人員轉移。

 

2. 自助功能

國內的員工習慣于“面對面”(high touch)而非“自助式”(high tech)的服務,主要原因是IT技術沒有得到充分運用。因此,企業需要提升自助服務功能,并實施有效的變革管理。

 

3. 服務范圍

 并不是所有的事務性工作都適合納入HR SSC。適合納入未來HR SSC的工作往往具備量大、事務性、容易標準化/集中化、能夠清晰定義并文檔化、要求高合規性、可自動化處理的工作。  

4. SSC選址 

1)規模效益:集中運作的HR SSC可發揮規模優勢,降低運營成本以及管理難度;如果公司存在其他共享中心,共址建設,成本更低。

 

2)人才儲備:需要重點考慮當地可供選擇SSC人才,包括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語言能力(全球運作公司尤為重要)、離職率和工作習慣等。

 

3)基礎設施:包括當地通訊設施、電力質量、穩定性、房產因素、政策因素等;

 

4)業務展望:業務開展難易度,自然災害、7*24小時運營、數據/IP保護、當地供應商成熟度等。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