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氣候”:用環境鍛造人
知識庫 > 戰略規劃 > 正文 892 2012-04-02 15:49:54

 認識組織氣候  組織氣候一詞源于1926年E 托爾曼有關認知地圖的概念,1952年,K?勒溫發展了這一概念,從上世紀60年代 開始,組織氣候成為西方組織研究的一個熱點。組織氣候對組織員工心理和行為有重要影響...

 認識“組織氣候”

  “組織氣候”一詞源于1926年E 托爾曼有關“認知地圖”的概念,1952年,K?勒溫發展了這一概念,從上世紀60年代 開始,“組織氣候”成為西方組織研究的一個熱點。“組織氣候”對組織員工心理和行為有重要影響,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般認為“組織氣候”是指一個單位或部門所形成的群體氣氛,包括人際關系、領導方式、作風,以及人員間心理相融程度等,是組織內部的小環境、軟環境。如果一個單位或部門有和諧、良好的“組織氣候”,其成員便會擁有積極的工作動機。

  “組織氣候”是組織成員在組織中工作時的認知與感受,是組織成員對組織內部的一種知覺,即個人對客觀工作環境的知覺。這是一個主觀概念,它與組織的實際特點可能沒有很直接的聯系。

  “組織氣候”不完全等同于組織文化,也不同于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而只是組織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與組織信念、價值觀有關,是一個具有情緒色彩的、非描述性的主觀概念。

  人格之于個體,恰似“組織氣候”之于組織。“組織氣候”有其結構維度,在一定的范圍內,這個結構維度應是共通的。在不同范圍、不同文化環境下,總的來看,組織成員對“組織氣候”的感知能夠影響到他們自身的態度,并進一步影響行為,“組織氣候”對員工工作績效產生影響是被普遍認可的。

  具體來說,“組織氣候”對成員行為的影響主要包括工作態度(包括組織承諾、工作投入兩個維度)、工作滿意度、工作表現、動機和創造性等,這些因素會進一步影響組織和員工的績效。“組織氣候”與組織成員的滿意感有明顯關聯,當個體期望與“組織氣候”相一致時,就會產生滿意感。

  由表及里解決問題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和企業內部變革重組都對企業提出了嚴峻挑戰,企業內部工作日益復雜化和豐富化,企業員工需要應對更多復雜、緊急、不穩定的因素。面對新情況、新問題,一些企業員工出現了對工作提不起興趣,對目前職業狀態有厭倦感,工作績效明顯降低,身體疲憊等多種情況。

  企業文化位于企業組織的較深層面,而“組織氣候”則處于日?梢姷妮^淺層面。有的組織成員可能無法完全體驗到組織的文化層面(深層價值觀),但是,所有組織成員都能體驗到“組織氣候”(環境知覺)。

  因此,對于企業的管理者來說,如果希望創建與發展組織文化,帶動組織整體效益發展,首先應從改善“組織氣候”著手,從表層解決員工對工作環境的心理知覺問題,在短期內達到調動員工工作動機和行為的目的。此后,管理者可以通過全面改善“組織氣候”,改進組織行為模式,賦予成員更為積極的行為動機,提升組織效率,實現組織目標,進而將影響力深入到組織文化。

  換言之,企業內在價值觀和文化若想發揮影響,必須通過管理實踐,改善員工所能感知到的“組織氣候”。“組織氣候”對企業管理(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應該怎么做?

  既然“組織氣候”與企業、員工績效有重要關系,那么企業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營造和諧高效的“組織氣候”呢?

  其一,關注員工工作態度。

  員工的工作態度對“組織氣候”有顯著影響,企業管理者要對內部員工的工作態度給予足夠重視。

  管理者首先應分析員工工作態度的現狀,再從營造和諧“組織氣候”的角度入手,積極制定對策,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降低員工對工作的厭倦程度,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與滿意度,避免員工流失,以獲得競爭中的人力資源優勢。

  其二,促進員工溝通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

  研究表明,人際關系對工作績效有非常顯著的影響。企業管理者需要在企業內部鼓勵和支持和諧的工作關系,打造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團隊,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

  管理者可以通過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員工活動,例如舉行員工生日聚會、假日郊游、部門團隊拓展訓練等活動,增加員工互相接觸、互相支持的機會,在員工之間形成友好、信任、和諧的人際關系,以此提高員工的融洽程度,改善員工工作動機、工作態度。

  其三,提高員工工作自主性,給予員工充分支持。

  在“組織氣候”中,所謂員工的工作自主性講的是,組織的支持對員工工作表現具有顯著影響。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給予員工更大的施展空間,滿足員工成就感,讓他們感到自己是企業的主人翁,并非只是機械地完成組織下達的目標,自覺認同企業的核心價值和經營理念,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激發更大的工作熱情,在實現個體目標和組織目標過程中擁有一定的主動權。

  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安排更能激發人的潛力,管理者可通過適當的工作輪換,來豐富員工工作內容,減少員工對一種工作的厭倦感,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在組織支持方面,管理者不能單純認為“員工工作僅是為了換取工資”,應將員工視為企業寶貴的資源,尊重員工價值,并盡可能提供員工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資源,為員工提供心理和工作上的關心與支持。管理者可采取員工協助計劃(EAP),為員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服務。

  其四,清晰界定職位權責,提升管理運行效率。

  工作結構和管理效率對員工工作態度有一定的影響。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管理者應檢查、調整并優化組織結構,提高組織運行的有效性,確保每個職位的權利與職責都經過準確規劃和界定,使員工清楚自身在企業內的位置。

  除此之外,企業還要注重提升管理運行效率,優化企業內部工作流程,使內部信息溝通流暢,決策傳達快速高效。

  其五,合理制定工作目標,實行人性化績效考核。

  有一點應該引起我們注意,一個企業在強調企業目標的同時,雖然企業員工工作績效會有所提高,但員工的工作厭倦度也會提高。因此,企業在管理實踐中,除明確企業與個人目標,還應實施更全面、更加人性化的績效考核制度。

  企業在制定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內外部環境,考慮員工特點和完成能力,制定有挑戰性但難度適中的目標,而不是一味地給員工定高目標。對于實現目標的員工,企業應給予相應的獎勵;對于沒有實現目標的員工,企業也應給予適當的支持,并采取培訓、輪崗等方式,促使員工提高自身能力,最終實現目標。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