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份以來,在傳統媒體、網站、獵頭公司等渠道之外,微博招聘正在成為新近流行的招聘方式。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微博招聘省時省力;對于應聘者來說,這更是一種獲取招聘信息的便捷方式,而這種新型招聘方...
以國內最大的微博平臺新浪為例,筆者輸入“招聘”,找到 600多萬條結果,開展微博招聘的企業上千家。一些公司人力資源部通過個人微博發布招聘信息,還有一些企業直接開通了招聘專用微博;此外,還有許多人才中介機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也開設了專用微博,如“智聯招聘”、“華南理工大學就業在線”等。
招聘新潮流
在一大批具有前瞻性的著名公司引領下,微博招聘正悄然盛行。根據筆者的觀察,微博招聘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l 國際知名企業飲得“頭啖湯”
筆者對新浪微博的搜索結果進行了初步統計,例如,新浪、聯合利華、聯想、寶潔、德勤等國際知名企業的招聘官方微博,每天發布招聘信息或是求職經驗等內容,這些招聘微博的“粉絲”多達數萬人。顯示微博招聘在一些知名大企業有較好的運用,效果較好,由于知名企業一般擁有眾多的粉絲,這些粉絲多是本行業從業人員,招聘信息關注度高,所獲取的簡歷匹配度也較高。但如果企業知名度小,微博的粉絲數有限,發了微博得到的關注度不高,微博招聘也不過是聾子的耳朵——成了擺設。
l 校園招聘成熱點
今年,高校開學不久,新一年的校園招聘就拉開大幕。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校園招聘中,微博作為招聘的新平臺脫穎而出,成為學生們和企業之間深入了解、雙向選擇的新途徑。借助微博平臺展開大規模校園招聘,折射了近來微博招聘不斷升溫的新趨勢。
在新浪企業官方微博中,新浪校園招聘、聯合利華、德勤、淘寶、網易、寶潔、聯想、中興通訊、百度、支付寶、新東方、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等全是以校園招聘為主題的內容。
在校園招聘中,微博成為企業與學生交流的主平臺。例如,圍繞整個校園招聘期,新浪校園招聘官方賬號將通過微博專題、微群、微訪談等多種形式與同學們交流并答疑解惑,使學生們更加快速、有針對性地了解新浪,順利應聘。
因為學生群體對網絡的熱情非常高,通過微博宣傳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在這些校園招聘微博平臺上,企業宣傳公司或產品形象,介紹公司在各高校開展招聘宣講會安排和活動現場圖片,企業招聘人員與學生直接互動,內容豐富多彩,既宣傳了企業形象,又極大方便招聘工作開展,學生們踴躍參與。
l IT與傳媒最活躍
畢竟,企業通過微博招聘人才在國內屬于新鮮事物,目前使用微博招聘的,基本上還是IT、傳媒、金融和房地產、娛樂和廣告等行業,制造業等傳統行業用得比較少。
IT和傳媒人士是目前利用微博招聘最活躍的兩大群體,其中不乏新浪、聯想、百度、阿里巴巴、華旗資訊、創新工廠等知名企業。華旗愛國者總裁馮軍在其微博上招聘事業部總經理,并開出了優厚的待遇。李開復的創新工場通過微博多次招聘各類工程師。此外,一些媒體也紛紛加入微博招聘陣營,阿里巴巴、第一財經等紛紛通過微博廣攬傳媒人才。
l 專業人才招聘備受關注
在例如金融、法律服務、管理咨詢、建筑設計、營銷策劃、藝術等專業性比較強的公司或知名專業人士,粉絲通常是對該領域感興趣或者有相關背景的圈內人,聚集了大量專業領域的人才,而這些專業人才一般都會有個共同的圈子,他們的招聘信息發布后,粉絲轉載,傳播速度很快,而且只有對此信息感興趣的人才會主動傳播,傳播針對性強,效果好,也使得其微博招聘的質量大大提高,有一定的招聘成功率。
以基金圈為例,據《證券時報》報導,目前已經有24家基金公司開通證券微博,49家基金公司在新浪開通了官方微博。瀏覽基金公司的官方微博發現,數家基金公司持續更新招聘信息,此外,一些在行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的投研人士也通過微博發布了誠聘英才的信息,從微博反饋可以看出,應聘者人數眾多且素質較高,招聘進展比較順利。
看上去很美
微博招聘除了拓寬招聘渠道之外,受到如此熱衷,與其網絡傳媒的先天性優勢密不可分。較之于傳統招聘渠道的優勢在于:節省成本、互動性強、傳播力強,有利于宣傳企業品牌、還可以多角度了解求職者的真實背景信息。
l “零成本”
相對于傳統招聘來說,微博受企業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零成本”。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公司規模不大,招聘人數不多,參加招聘會成本高,借助微博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l 互動性強
招聘者與求職者之間的互動,被視為微博招聘的一大顯著優勢。微博具有即時、迅捷的溝通優勢,無疑有效拉近了招聘企業與求職者之間的距離。企業可以通過官方微博宣傳和及時通知最新消息,解疑答惑。潛在的應聘者看到招聘信息后,有疑問可以及時發私信給招聘者,或者直接發表評論,得到及時回復。在傳統招聘模式下,招聘者只是被動地看著大批簡歷,而不能真正了解應聘者關心的東西,微博招聘使得應聘者更加具備主動性。
l 傳播力強
點對點傳播與快速覆蓋,是微博傳播的最大優勢,可以大大提升招聘效率,這也是眾多公司青睞微博招聘的重要原因。求職者只要在微博上“關注”了某家公司,就能迅速接收到這家公司的最新招聘信息,而且通過多次轉發,傳播面不斷擴大。因為只有對此信息感興趣的人才會主動傳播,傳播針對性比較強。企業可以借助微博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的特點幫助企業尋找合適人才。
l 多角度了解求職者背景信息
通過微博內容的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及時快速的了解候選人的真實情況。人力資源人員可以通過求職者微博了解求職者能力、背景、學識的新渠道。由于微博記錄的往往是個人的真實經歷和感受,人力資源經理可以從側面發現和了解候選人的興趣、性格等,這對于判斷候選人未來的個人能力和求職需求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想說愛你不容易
微博招聘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同時也有天生的弱點。與低成本成正比的是,微博求職、微博招聘雖然異常火爆,但成功率卻很低。根據中國求職網對微博求職者的調查,通過微博求職的成功率不到3%.在一家網站舉辦的微博招聘大賽中,雖然參與招聘的單位超過兩百家,求職者達三萬多人,但求職成功的僅有8人。不少人的微博求職信息盡管被轉發數千次,可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形成如此大的反差,原因主要有:
l 信息真假難辨
由于微博的字數限制,微博提供的信息量有限。許多招聘單位在微博上發布的招聘信息過于簡單。有些企業其實更多是為了宣傳企業自身,引起關注,發布無效的招聘信息。
同時,微博簡歷傳遞信息的指向不夠明確,不能全面反映求職者的特點,許多應聘者回復的信息也顯得非常簡單,招聘單位看到這樣的信息,很難判斷其參與招聘的誠意究竟如何。
另外,也存在信息發布的隨意性、真假難辨。所以,求職者如果通過微博求職,要對招聘方的資料進行深入了解,仔細甄別虛假信息、詐騙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l 簡歷的篩選是大問題
傳統招聘比較正式,傳遞的信息更全面,同時可以進入系統規范化。傳統招聘網站在招聘信息的收集、歸類、查詢方面有明顯優勢,這一點微博招聘暫時也無法比擬,很難通過140字的“微簡歷”表現出來。
另外,它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信息分布散,難以集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很難通過微博這樣一個平臺,來進行系統的招聘規劃、面試安排,甚至是統計其招聘效益。企業需要一個整合性的網絡平臺,幫助企業整合人才招聘過程中的所有環節,從簡歷投遞篩選到最終面試安排,并且通過專業的崗位和人才簡歷匹配系統,節省人力資源人員篩選簡歷的時間。
l 微博平臺是把雙刃劍
在微博招聘過程中,對于企業誠信經營、產品服務、社會責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企業涉及企業管理不善等問題,可能會誘發微博上罵聲一片,影響招聘工作的效果,甚至惡化成企業的形象。
企業在利用微博招聘的實際操作中,面試官們每天收到無數“微簡歷”甚至不少都是以私信方式直接發送的,面對這些大同小異的“淘寶體”、“咆哮體”、“TVB體”甚至是最流行的“藍精靈體”,面試官都連呼吃不消,甚至看微博成了招聘人員的負擔了。
對于求職者而言,如果微博內容過于生活化和私人化,一些過于隨意化的信息可能被潛在雇主看到,影響求職效果。因此,如果發布的內容涉及隱私,容易泄露個人信息給人們添了麻煩。有的求職者在發出微博簡歷后,接二連三地接到發布廣告的騷擾電話,惹來很多麻煩。
敢問路在何方?
前程無憂、智聯招聘和中華英才網目前是網絡招聘市場的三強。不過,隨著微博招聘平臺的快速崛起,網絡招聘市場格局正面臨著新的變數,微博招聘的前路又會如何?
目前微博招聘還大多依賴于“線上線下”的互動。企業在微博發布“微職位”后,一般是留下郵箱供候選人投遞傳統簡歷,傳統簡歷和面試程序還是必不可少的。
同時,微博招聘只是網絡招聘的一個環節,而不能代替網絡招聘的全過程。企業通過微博招聘官網收集簡歷信息后,還需要一系列完善招聘流程和管理平臺,從而將微博招聘途徑納入企業的整體招聘流程,實現微博招聘的規范化。
所以,微博招聘作為一種新的嘗試,對緩解企業招聘難有一定幫助,可能在某些行業或者領域會逐漸成為主流,但操作模式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摸索,傳統的招聘方式仍然是HR們攬才的“主流力量”。但不管怎么說,這一新媒體必將開拓一條新的大道。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