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姜宣憑 大學生村官小蘭(化名)參加公招考試,拿到筆試第一名,驚喜;通過資格復審,拿到面試確認書,狂喜;被告知面試資格取消,晴天霹靂——實際上,她并不符合報考崗位的專業要求,那她又是怎...
制圖姜宣憑
大學生村官小蘭(化名)參加公招考試,拿到筆試第一名,驚喜;通過資格復審,拿到面試確認書,狂喜;被告知面試資格取消,晴天霹靂——實際上,她并不符合報考崗位的專業要求,那她又是怎么一路暢通,在幾乎抵達終點時被告知參賽資格無效的呢?
該考生填寫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理學下電子信息科學類下的三級學科
報考崗位要求“電子科學與技術及相關專業”,為工學下電氣信息類下的三級學科,兩者不屬同學科同門類專業
拿到了公務員考試筆試第一名,卻在拿到面試確認書后幾小時被通知,因“專業不符”被取消面試資格。這是考生小蘭幾天前的遭遇,對此,招錄單位主管部門回應不排除人工疏漏的可能,而省公務員局也表示,類似情況每年都有少量,原因是考生“誤填”或招錄單位主管部門“誤審通過”。遂寧大學生村官說:
上午審過下午被取消資格
2012年12月30日,是小蘭參加公務員考試資格復審的日子。在我省2012年下半年的省直機關和垂直系統公開招錄公務員考試中,她是自己所報考崗位的筆試第一名。當天上午9點20分,她通過資格復審,拿到面試確認書;下午5點54分,一個來自報考單位主管部門的電話告知她,因專業不符,她被取消了面試資格。
小蘭是遂寧的一名大學生村官,為了這次公務員考試,她工作之余都在看書復習。去年9月中旬報名,2天后通過初審;11月4日參加筆試,12月24日查到成績;小蘭一路順利地進入到了資格復審階段,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拿到面試確認書后,她立即高興地通知了家人和同事朋友,但這個喜悅僅僅維持了幾個小時。
接到通知后,小蘭有兩個不解:第一,專業不符的依據是什么,僅僅是專業字面名稱不完全一致嗎?第二,既然專業不符,為什么又讓她通過初審,以致于她錯過了報考其他崗位的機會?招錄單位主管部門:
不排除存在疏忽的可能
第二天,小蘭向有關部門“申訴”。對“專業不符”的復審結果,招考單位主管部門的回復是,依據2006年教育部出臺的學科分類表,小蘭填寫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為理學下電子信息科學類下的三級學科,而報考崗位要求“電子科學與技術及相關專業”,為工學下電氣信息類下的三級學科,兩者不屬同學科同門類專業。
那么,在專業不符的情況下,小蘭為何還通過了初審和資格復審,并拿到面試確認書?對此,該招考單位人事處相關負責人坦承,不排除他們存在審核疏忽的可能。該工作人員介紹,初審是網站后臺人工操作,不到一周時間內,6名工作人員對著屏幕逐一核對1萬5千余人的報名信息;在資格復審期間,全省近2千人到現場,不排除因工作強度大、超負荷工作出現了“誤審”。復核時發現“誤審”后,工作人員立即通知了小蘭。
省公務員局:每年都有考生誤填誤審
記者聯系省公務員局考錄處相關負責人時獲悉,初審時“誤審通過”,原因主要是考生“誤填”或招考單位“誤審”,每年都會有少量發生。
該負責人說,在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和省公務員局聯合發布的考試公告中明確,“資格審查工作貫穿公招全過程,在任何階段發現報考者有不符合職位要求情形的,均可取消其報考或錄用資格。”因此,盡管直到資格復審階段才發現考生“專業不符”,考生仍會被取消面試資格,終止后續環節。
據記者獲悉,小蘭并不是今年唯一一名因“誤審”進筆試的考生,本報熱線96111還接到一名考生的電話,她報考了成都青羊區某招考單位,也在拿到了筆試第一名后,才被審核處專業不符,隨后按照規定被取消了面試資格。
升級初審系統避疏漏?省考試中心:硬件暫達不到
針對初審環節可能存在的“誤填”和“誤審”,可否通過升級為全自動系統,從而避免疏漏呢?
省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初審是由招錄單位進行后臺人工審核,由于不同崗位所涉專業成百上千個,通過建全自動化系統來避免疏漏,硬件上達不到。
“因此,需要招考單位和考生都具備責任心,前者認真審核,后者報名時發現名稱不符,應及時電話咨詢確認,才能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
華西都市報記者羅琴新聞鏈接瀘州一考生參加公招因“專業不符”被刷
本報2012年12月25日曾報道,瀘州女子劉霞(化名)報考合江縣廣播電視臺記者職位,取得筆試第二名。但2012年12月14日她接到合江縣人社局電話:經資格審查,你的專業不符,不能參加面試。劉霞質疑,自己的新聞學專業與招考要求的新聞采編應該沒有本質區別。合江縣人社局解釋,劉霞所填報的專業,與其畢業證書上的專業完全不符。廣安公招總分第一名考生因專業不符出局
岳池青年小強(化名)參加當地人事部門組織的招考,筆試、面試及總分均列第一,但因“資格審查不合格”出局。2012年9月20日,岳池縣人社局回應,招考職位要求“計算機應用與信息管理”,而小強專業為“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應用”。后經調查,成績第二名的小華(化名)父母是農民,不是官二代。記者手記
人犯錯難免要從機制設計上找原因
一個跑800米的選手,稀里糊涂進了1500米長跑,跑到一半并領先其他選手的情況下,被裁判發現,于是他被叫出了長跑隊伍。
這是誰的錯?如果小蘭報名時能給招錄單位打個電話確認專業;如果招錄單位沒“誤審”,這個選手說不定就在本該屬于他的比賽中,拿到第一了。
于是我想到一條微博:“人犯錯是生理心理功能局限性決定的,某種程度難以避免。在事故方面,需要從機制設計上找原因,機是第一位的,人才是第二的。以此為出發點,才能有改善。”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