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一直脫不開這么個怪現象:企業邊砍著培訓,邊求著培訓?撑嘤柺且驗檫@項費用換不來即時業績,求培訓是因為企業里難解的問題都跟人相關,整人還得靠培訓! ∵@真是冰火兩重天啊。第一種情況,培訓就該...
培訓一直脫不開這么個怪現象:企業邊砍著培訓,邊求著培訓。砍培訓是因為這項費用換不來即時業績,求培訓是因為企業里難解的問題都跟人相關,整人還得靠培訓。
這真是冰火兩重天啊。第一種情況,培訓就該很便宜;第二種情況,培訓應該要多貴有多貴。
為了在兩者之間求得平衡點,培訓公司和HR都很盡心。首先聯手把培訓目標擴大:原來培訓只要解決態度/知識/技能問題,現在它要解決績效問題、組織發展(OD)問題、企業文化問題、企業策略問題。
然后客制課程內容。不能用現成的課程,那是通用的,得做出我家的,案例和練習也都得是我家的。老師課上講了,學員下課回去照做。
最后,美術設計要漂亮,從開課通知到課本、到課后作業、再到工具手冊,都要吸引眼球,讓學員能愛不釋手地學。
通過完成以上三項基本工作,培訓公司和HR協力為培訓找到了交代得過去的平衡點。只是,這樣做真的幫助到培訓嗎?
這其中有些問題:1現成的課不如客制的課?
培訓課程的設計超難搞的,要解決成人的態度/知識/技能問題,一點都不簡單。成人這種動物最麻煩,大都自以為是,難道我心態有問題嗎,難道我知識有不足嗎,難道你要教的技能我不會嗎?我們都曉得要改變自己有多難,培訓是要創造成人的改變,所以每一步都得精心設計。好課都是經過很多次打磨才定下設計的。現成的課經過的打磨多,現成的課里用的案例和練習都是最具啟發性的。
2照搬公司情境能確保在崗應用?
理論上成立,實際上能照搬的有限。要把培訓公司這個外人接進自己企業,是需要投入的。要么HR多做點,把自家情境翻譯成心態/知識/技能問題的語言跟培訓公司說,這需要HR很知道直線部門,也充分掌握培訓設計的語言;要么培訓公司多做點,去理解客戶內部正在發生的事,這需要客戶為時間買單,然而這活可不是些許時間就能完成的。
3培訓能擴展到解決所有層面的問題?
培訓確實都能搭上關系(培訓計劃多少反映出公司的戰略舉措),但不是萬靈藥。該找咨詢顧問的還是得找咨詢顧問,該找教練的還是得找教練,找培訓就是解決人員的心態/知識/技能問題。
所以,如果要把培訓的錢掰開花,可以這么做:
如果需要通用心態/知識/技能的培訓,買品牌培訓公司的標準課。
真是特別的心態/知識/技能問題,找有課程設計實力的公司好好客制。
不能期望培訓解決的問題,找相關領域專家,求得解藥、嘗試成功、固化成公司實踐后,再制作成培訓課程組織學習。
這樣該砍的都砍了,需要的也留下了。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