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三大養老保險有望銜接轉換
知識庫 > 社會保險 > 正文 892 韓宇明 新京報 2012-11-28 14:07:43

我國城鄉養老保險將實現銜接轉換,人社部近日就《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截至12月16日!掇k法》提出,我國職工養老保險、新農保以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將實現銜接轉換,繳費年限也將明確換...

我國城鄉養老保險將實現銜接轉換,人社部近日就《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截至12月16日!掇k法》提出,我國職工養老保險、新農保以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將實現銜接轉換,繳費年限也將明確換算辦法。

「適用范圍」 參保兩種以上方可轉換

《辦法》規定:對于我國現行的三類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居保”),參加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人員,可銜接轉換養老保險。而只參加了一種保險制度,在跨地區轉移時,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規定轉移接續。

需要注意的是,《辦法》適用于尚處于繳費期、未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已經退休或者按規定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不需要重新計算待遇,因此不適用《辦法》。

《辦法》所指的銜接轉換主要針對三種情況:職保轉為新農;虺蔷颖;新農;虺蔷颖^D為職保;新農保和城居;マD。

「轉換條件」 繳費是否滿15年為界線

《辦法》規定:參加職保繳費年限滿15年(含依據有關規定延長繳費年限)的,可以申請從新農;虺蔷颖^D入職保;職保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請從職保轉入新農;虺蔷颖。

解讀:人社部表示,這主要是考慮:職保、新農保、城居保制度都規定繳費年限滿15年為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的條件,而職保的待遇水平相對較高。

因此,規定只要滿足參加職保的繳費年限,無論在新農;虺蔷颖@U費多長時間,都可以轉入職保合并計算待遇,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參保人員的權益,同時引導參保人員長期參保、持續繳費;而對由于各種原因在職保繳費不足15年的,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從職保轉入新農;虺蔷颖,由后者發揮“兜底”功能,也避免因職保繳費年限不足而造成參保人員的權益損失。

「轉移額度」 只轉個人賬戶不轉統籌基金

《辦法》規定:銜接轉換要將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隨同轉移。但人社部特別說明,由于三類保險制度上的差別,職保向新農;虺蔷颖^D移,不轉移職保統籌基金。

解讀:目前我國三類養老保險制度中,只有職保分為統籌和個人賬戶。

人社部表示,第一,統籌基金是國家對職保制度的專門安排,基本功能是保障職保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新農保、城居保制度中沒有這一安排,而另外安排了政府全額支付的基礎養老金。如果職保向新農;虺蔷颖蜗蜣D移統籌基金,會導致各項制度資金安排上的不平衡。

第二,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性質不同,不屬于個人所有。在職保制度內跨地區轉移規定要劃轉12%的統籌基金,是為了適當平衡不同地區之間職;鸬呢摀,并不直接體現為參保人員的個人權益;參保人員從職保轉入新農;虺蔷颖,不轉移統籌基金,也不影響其個人權益。

「繳費年限」 轉出職保繳費年限可累加

《辦法》規定:參保人員從職保轉入新農;虺蔷颖,其參加職保的繳費年限,可合并累加計算為新農;虺蔷颖5睦U費年限。參保人員從新農;虺蔷颖^D入職保,其參加新農保、城居保的繳費年限不折算為職保繳費年限。

解讀:人社部表示,這樣規定的基本背景是職保與新農;虺蔷颖V贫乳g的繳費水平差異很大,一般達到十倍、甚至幾十倍。

鑒于新農保、城居保轉入職保后,其原繳費年限即使折算也對其養老金的計發影響很小,而且個人賬戶全額轉移相對于繳費年限折算對參保人員更有利,因此規定不予折算。

但對于職保轉入新農;虺蔷颖5膮⒈H藛T,為了避免出現參加職保、新農保、城居保均不滿15年而享受不到待遇的情況,規定其各項制度的繳費年限可以合并累加計算,這樣更有利于維護參保人員的權益。

「特別提醒」 重復參保繳費要退還本人

《辦法》規定:參保人員重復參加職保與新農保或城居保的,若在同一年度內出現重復參保繳費的,清退新農;虺蔷颖V貜蜁r段繳費,并將個人繳費相應金額退還本人。

解讀:由于缺乏銜接轉換,目前我國重復參,F象較多。國家審計署今年8月的社保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有112.42萬人重復參加三類養老保險,9.27萬人重復領取養老金6845.29萬元。

人社部表示,我國的社保制度設計、運行不允許重復參保。重復參保主要有幾個因素:不同制度的實施強度不同,就業人員參加職保屬于法定權利和義務,而參加新農保、城居保目前遵循的是自愿原則;參保繳費的具體規定也不同,如職保為按月繳費,新農保、城居保為按年繳費。這些都使得重復參保難以避免。

對此,《辦法》規定對于重復參保的,優先保留待遇水平較高的職保關系,并將重復參保時段的新農保或城居保個人繳費退還本人,盡可能減少相關人員由此帶來的額外繳費負擔。

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辦法要點

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職保、新農保、城居保中參加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人員。

●在某一種制度中跨地區轉移的參保人員,應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規定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不適用本《辦法》。

●《辦法》適用于尚處于繳費期、未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參保人員。

●已按國家規定領取各制度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由于不需要重新計算待遇,因此不適用本《辦法》。

三類轉換

新農保或城居保轉入職保

參加職保和新農;虺蔷颖H藛T,達到職保法定退休年齡(含待遇領取年齡)后,職保繳費年限滿15年(含依據有關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從新農;虺蔷颖^D入職保,按照職保辦法計發相應待遇。

職保轉入新農;虺蔷颖

職保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請從職保轉入新農;虺蔷颖,待達到新農;虺蔷颖R幎ǖ念I取條件時,按照新農;虺蔷颖^k法計發相應待遇。

新農;虺蔷颖?鐓^銜接

參加新農;虺蔷颖H藛T,在繳費期間因戶籍遷移需要跨地區辦理新農保和城居保銜接手續的,可在遷入地申請實時辦理。

辦理流程

申請

由參保人員本人向待遇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養老保險制度銜接的書面申請。

審核

待遇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受理并審核參保人員書面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在15個工作日內,向參保人員原職保、新農;虺蔷颖jP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出聯系函,并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制度銜接條件的,向申請人作出說明。

辦理

參保人員原職保、新農;虺蔷颖jP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接到聯系函的15個工作日內,完成制度銜接的各項手續。

辦結

待遇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職保、新農;虺蔷颖jP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轉移的資金后,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并將情況及時通知參保人員。

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保)

●繳納比例:企業繳20%,職工繳8%

●賬戶管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領取條件:企業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性職工60周歲,女性干部55周歲,女性工人50周歲),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退休后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覆蓋范圍:截至2011年底,全國參保人數2.8億人。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

●實施時間:2009年試點,2020年前實現全覆蓋

●參保范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在戶籍地自愿參保。

●繳費方式:新農;鹩蓚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領取條件: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覆蓋范圍: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計3.58億人參加新農保。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居保)

●實施時間:2011年7月試點,2012年實現全覆蓋。

●參保范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在戶籍地自愿參保。

●繳費方式:居民繳費、政府補貼

●享受待遇:參保居民年滿60周歲,可按月領取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在內的養老金。已年滿60周歲、符合規定條件的城鎮居民,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覆蓋范圍:截至2011年底,27個省份試點,覆蓋面約為60%.

●待遇支付: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235萬居民領取城居保養老金。

推薦閱讀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