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年”,中國“國考熱”也從一方面印證了這一點。以2015年為例,國考計劃招錄人數約為2.2萬人,共有140.9萬人通過資格審查,錄取比例不超過1/64。這一年國考最熱門的職位是“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的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采購三處副主任科員及以下”,這一職位競爭比例達2624.5:1。
不過中國的政府崗位競爭火爆程度遠遠遠不及印度。近日,印度北方邦政府面向社會招聘的368個崗位吸引了超過230萬人前來應聘,也就是說每個職位有6250個人來搶。這一龐大報名人數遠超招聘單位的預期,招聘主管Prabhat Mittal表示:“即使我們有10個會議型面試,一天可面試200名應聘者,一個月的面試工作達25天,僅僅面試完這些應聘者估計起碼需要4年時間。”
在中國,國考冷熱不均現象很明顯,福利好的崗位火爆的同時,有許多基層“苦差”無人問津。而印度人民則沒這么多講究,據路透社報道,印度北方邦政府此次計劃招聘的崗位并非“美差”,做的都是些低水平打雜活,比如端茶倒水、傳遞文件等,工資也相對較低,月薪大約1.6萬盧比(人民幣約1544元)。按要求,應聘者只需要小學學歷并會騎自行車即可。就是這樣的底層政府工作,居然吸引了數百萬遠超條件的高學歷人群,其中包括255名博士生及15.2萬大學畢業生。“這太不可思議了,”Prabhat Mittal感嘆道,上次北方邦招聘基層公務員是2006年,此次應聘人數比當時高出15倍。
令人震驚的競爭人數反映了印度嚴峻的就業問題。在印度人口中,25歲以下的年輕人所占比例高達半數,接下來的20年,印度勞動力將增加3億。據報道,北方邦地區是印度人口數量最多的地區,2.15億人口中數千萬人沒有工作,預計到2017年,15歲至35歲的失業青年將多至1320萬人。
如此高的失業率讓人們更加看重職業的穩定性。與中國相似,印度的公務員雖然薪資不高,但仍可獲得住房補貼及低廉的養老金,此外也幾乎沒有被解雇的風險。參加應聘的研究生蘇雷什·維爾馬就表示,他選擇底層低薪政府工作的原因就是“要穩定很多”。
在印度其它地區,想在政府工作同樣面臨激烈競爭。2010年,孟買超1萬人集合參加警察招聘。因人群擁堵,造成1死11傷。同樣的情況今年也有發生,印度南部城市維薩卡帕特曾因數千人參加印度軍隊招募發生擁擠受傷事件。今年8月,位于印度中部切蒂斯格爾邦政府招聘30個打雜崗位,應聘人數超過7.5萬,導致原定當月舉行的招聘考試最終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