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安盛首席營銷官連宗杰閃辭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70 萬曉 楊晶晶 中國經營報 2013-03-11 11:59:33

壽險市場升班馬工銀安盛近日傳出人事變動。據消息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由于業績達成不力,在工銀安盛(包括前身金盛人壽)工作八年、全面負責公司營銷渠道管理工作的首席營銷官連宗杰已于近日閃辭。連...


壽險市場“升班馬”工銀安盛近日傳出人事變動。據消息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由于業績達成不力”,在工銀安盛(包括前身金盛人壽)工作八年、全面負責公司營銷渠道管理工作的首席營銷官連宗杰已于近日閃辭。

連宗杰辭職的消息無疑令人意外:2012年,工銀安盛以半年的時間沖入壽險市場前20名;進入2013年,銀保渠道也連續兩個月位居外資壽險前列。

對于連宗杰為何在業績見好時辭職,工銀安盛相關人士答復稱,連在2月底3月初因個人原因離職,目前尚未定繼任者。

業內人士認為,銀保渠道銷售紅火不一定能帶旺個險和團險銷售,行業不景氣,壽險行業產能下降,即便是“風景獨好”的銀行系保險公司也未能免俗。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行業增速放緩背景下,部分公司的經營管理團隊與新股東在經營思路上難免產生差異。此番連宗杰離職,或許意味著工銀安盛的大股東開始全面執行其經營管理思路,如此一來,工銀安盛的人事調整或只是個開端。

辭職或因業績不佳?

經營管理團隊與新股東在經營思路上產生差異,或是高級管理人沒達到新股東要求而出現人事調整,這在行業里屢見不鮮。

在2012年6月工商銀行成功入主金盛人壽,并更名為工銀安盛后,工銀安盛已迅速升為壽險行業新貴,一舉一動頗受矚目。

保監會數據顯示,2012年工銀安盛保費出現爆炸式放量,實現保費收入47.5億元,同比增長197%.以半年的時間沖入壽險市場前20名,可謂壽險市場上不折不扣的黑馬,背后工行大股東優勢盡顯。

據工銀安盛員工透露,進入2013年銀保渠道連續兩個月位居外資公司前列。

據消息人士透露,連宗杰近日辭職,不再擔任公司職務,總營銷官暫無繼任者,所有渠道業務由總裁馬哲明親自負責。“離職的原因是業績達成不力。”工銀安盛內部人士透露,不過這個原因使人產生疑惑。

據了解,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連宗杰,自2005年進入金盛人壽(工銀安盛前身)至今,八年間曾任首席營銷官、總經理助理、董事等職,為公司重要高管。此前曾在友邦保險任職,負責壽險業務。

如此亮眼業績,連宗杰怎會因為業績不佳而辭職?上述工銀安盛員工表示:“總營銷官負責所有渠道的業務,但是銀保渠道紅火,并不表示個險、團險等渠道也非常給力。”

據悉,工行入主金盛人壽后曾有過一波人事調整,銀保渠道直接由來自工行個金部的郭超負責。郭超曾任工行個人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2012年7月空降至工銀安盛后主要負責銀保渠道的管理和平臺搭建工作。半年時間,郭超直接為工銀安盛的銀保渠道帶來了令人羨慕的提升。而相比之下,連宗杰負責的其他渠道則表現得不盡如人意。

目前工銀安盛的股權結構為,工行持股60%,AXA安盛集團持股27.5%,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持股12.5%.

工銀安盛官網資料顯示,公司現有董事十位,其中六位為工行背景,于2012年7月工行正式入主工銀安盛時任職。其他四位,三位來自安盛集團,一位來自五礦集團,工行已穩穩掌握了公司的話語權。

在工行入主工銀安盛前,連宗杰曾是公司董事。不過2012年7月11日工銀安盛人壽保險公司第1201號股東會決議書顯示,連宗杰已被辭去董事職務,僅以總營銷官的身份位列十大高管中,全面負責公司營銷渠道及營銷支持部門的管理工作。

“經營管理團隊與新股東在經營思路上產生差異,或是高級管理人沒有達到新股東要求,因此出現重大人事調整,這在行業里屢見不鮮。”一家總部在北京的壽險公司高管稱。

短期效應與長期發展難平衡

既希望通過銀保渠道短期內快速拿到保費,又希望建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價值的業務模式,兩者達成平衡并不容易。

一家總部在上海的銀行系保險公司高管劉杰(化名)認為,連宗杰的離職在銀行系保險公司中頗具代表性,反映的或是銀行系保險公司在追求短期規模效應和長遠發展上選擇的兩難。

眾所周知,依靠股東優勢,銀行系保險公司在銀保渠道優勢明顯,短期內有利于做大公司業績和保費規模。

1月下旬,保監會公布2012年業績,保費業務增速首次降至個位數,與近20年來超過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顯反差。但銀行系保險公司保費出現大幅增長。建信人壽、工銀安盛、中郵人壽、交銀康聯、農銀人壽,保費同比增幅分別為358%、197% 、81%、55%、31%.在六十多家人身險公司中,已有三家銀行系保險公司中郵人壽、建信人壽、工銀安盛沖入前20名。

“銀保渠道做得好,就能獲得更大的關注以及資金、人力各方面的支持;做得不好就難以拿到支持政策,會被邊緣化。行業不景氣,個險等渠道業務就愈發艱難。”劉杰說。

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系保險公司現在風光無限,但單純依靠銀保渠道只是短期競爭策略,銀行系保險公司更應該在短期規模和長期持續發展中尋找到平衡點。

“銀行系保險公司發展雖快,但主要借銀行股東的渠道支持,在短期內快速拿到保費,搶占市場份額,但并不是長久之計。”一家位于上海的壽險公司中層人員稱。

該人士認為,從壽險公司發展來看,個險其實是公司精耕細作、長遠發展的核心渠道,一般要經過十幾年的培育。對于銀行系保險公司而言,既希望通過銀保渠道短期內快速拿到保費,搶占市場份額,在市場上生存下來;又希望建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價值的業務模式和渠道模式,兩者之間要達成平衡并不容易。

據上述熟悉工銀安盛的業內人士介紹,連宗杰曾在友邦負責壽險業務,個險營銷是其所長,也是其專注之處,但在整個壽險行業產能下降的情況下,傳統個險渠道顯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連宗杰的離職,說明在分紅、萬能、保障等險種的投入產出比上,股東沒有想清楚。分紅險等產品更能夠短平快地沖規模,主要在銀保渠道銷售。但走個險渠道的保障型的產品更有利于公司長遠利益。”一位壽險公司中層認為。

據媒體報道,工銀安盛計劃在2013年實現130億元保費收入,其中依靠銀保業務的保費收入就達到100億元的水平。

盡管今年壽險行業處于低迷期,但銀行系壽險公司的保費目標仍在加碼。據媒體報道,除了工銀安盛定下2013年全年130億元保費收入的目標之外,去年11月獲批更名的農銀人壽定下全年保費至少50億元的目標;交銀康聯人壽計劃在今年通過銀保業務實現10億元保費收入、期交標準保費2億元,并計劃在北京、安徽地區新設分支機構。

“既兼顧短期利益,又考慮長期發展,很難魚和熊掌兼得。剛剛嶄露頭角的公司,想快速在市場上分得一杯羹,往往傾向于通過銀保渠道,把保費拉上來,也是當前形勢之下所做出的選擇。”一家銀行系保險公司中層管理人員說。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