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公司是撐死的,而不是餓死的
資訊 > 熱門 > 正文 885 2013-03-12 18:00:15

知識表示是人工智能里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個領域的研究就是要破解那些把外部世界化成簡單的、機器可讀的模型的挑戰。弄出一個高效且復雜模型是很重要的,即使不能說成是更重要,那也和在模型建立后的算法處理有一...

知識表示是人工智能里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個領域的研究就是要破解那些把外部世界化成簡單的、機器可讀的模型的挑戰。弄出一個高效且復雜模型是很重要的,即使不能說成是“更重要”,那也和在模型建立后的算法處理有一樣的重要性。

而當外部狀態可以更多地呈現在模型中,(這個模型) 也得變得更復雜。簡單模型會讓人們誤以為:成功結果是可以隨著模型復雜而直接規;。不幸的是,根本沒那么簡單。

AI 里一個出名的案例就是 SHRDLU 項目 (一個可以用英文對話來操控積木世界的自然語言理解系統,比如說“撿起木塊”,屏幕中的模擬機器手臂就會按這些指令操作。)。這個成果很引人注目,被視為 AI 的一個成功典例。這伴隨的就是其他 AI 研究員的過渡樂觀,但之后的系統開始嘗試處理現實世界里的情況,去處理更真實的模糊度和復雜性時,這種樂觀很快就打消了。

總結一下:不要設想一個簡單模型 AI 項目的成功可以無縫地擴展到復雜情況上。

大公司的復雜性

大公司要做的就是去理解外部世界需要什么,然后動員起整個公司,在對的時機、對的市場,做出對的產品。

解釋一下,就以蘋果作為大公司典例吧。單個人是無法全面理解一部新 iPhone 從硬件到軟件到物流的全部組成部分的。但是呢,其實也沒一個蘋果員工需要去懂所有這些。蘋果會有一成套運轉得很好的子系統,每個都會負責處理一部分,最后才組成了那個盒子里裝著的 iPhone 5。蘋果是非常復雜的組織,但也就是這種組織復雜度才得以讓他們產出了復雜的產品。

當然啦,組織復雜性也是有負面的。復雜度會演化出更深的復雜性。當你和大公司員工交流時就會發現,看起來他們的世界就充滿了各種內部政治,和外部世界的顧客什么關系... 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處理組織內部不同層級的溝通。就好像公司越大,就越需要調動資源來處理這些內部事務。


組織復雜性會在發布產品時以各種古怪的方式顯現出來。比如說,為什么一款產品,Microsoft Surface,會給用戶兩個不同的操作系統選擇:一個 Windows RT,另一個 Windows 8 Pro?!我也知道肯定會有個官方理由解釋為什么這是個好主意,但更多時候看起來就只是微軟組織架構內部的博弈。.

(而從一個內部人的角度來看組織復雜性,這篇“Peanut Butter Manfiesto”仍然是很贊的從內部看 Yahoo 的第一手資料。)

創業公司的復雜性

早期創業公司和大公司就不太像,這種不同當然是指組織復雜性。但是,即便只有一到兩個員工的的創業公司也要弄出一個內部模型來反映外部世界,用來應對到底人們需要什么東西,什么時候發布產品是合適的,對我們而言用什么技術做產品才是最好的等等這些決策。即使完全是零官僚,也很容易讓人陷入那些內部事務,而它們其中絕大部分從長遠來看是無關緊要的。


當我們談論像“專注”,“簡潔”還有“只做對一件事”這樣的事情時,我們就更少討論什么復雜性管理了。如果一家公司同時嘗試做太多事,公司架構和流程就會自然地模擬出那種復雜度。


從初創公司的角度說,有類似 AWS,外包 HR,財務相關服務商 (如 Stripe) 這樣的工具能讓我們內部模型保持簡單,并能讓我們盡可能在合適的時間做出我們想做的事。簡單的模型是最容易理解的,并且可以在運作中不斷修整。

在什么情況下復雜性對初創公司是好事

隨著創業公司的發展,它內部的這個模型也需要不斷擴展才能有效地服務外部世界的需求。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流量迅猛的發展。如果一個創業項目達到了 100 倍甚至更多的流量,那這個公司就得馬上面對一系列的運營維護工作。于是團隊會花時間弄出更復雜的主機配置,或實施數據分區,或請來架構師做系統擴張。原先可以簡單地用 Heroku 來處理代碼,而現在要處理的東西比移動代碼組件這種事要多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創業公司如果能越快地讓公司架構適應這個新的內部復雜度,那就對發展越好。

再舉一個例子,創業公司在收入和銷量上的增長也會不可避免地帶來內部復雜性。收入增長以后呢,公司必須重新創建或是修訂內部流程,類似客服,銷售支持,折扣優惠還有稅務賬務等會計處理等等這樣的“工序”。即便最后決策是要把所有這些職能都外包,員工數增長為零,仍需要新的內部應答機制來讓這些外包工作可以和公司內部完好地配合起來。一個創始人不會說出“我相信簡單和專注,因此我們不要處理客服支持或者會計這樣的支撐系統”這樣的言論。


一個產品在市場的成功滲透,伴隨的是要處理好組織復雜性,這樣才能讓組織支撐起這些增長的需求,自成一個穩固的增長循環。并且這些增長循環才是讓一家創業公司變身成一家大公司的好時機。

消化復雜性

當我面對堆積成山的問題要處理,或是思考不清究竟哪些才是我本可以做更好的關鍵事情,又或者聽說一家公司正處在艱難時期可能是因為創始人退出、缺乏專注、員工內斗、招聘失誤或招聘速度不夠快等等等等,我都會想起這樣一句話:


更多的公司是撐死的,而不是餓死的。——David Packard(惠普公司創始人之一)
(In my experience, more companies die of indigestion from trying to seize too much opportunity than die from starvation for lack of it.)

好幾年前,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把它當做一種陳詞濫調拋到腦后。但隨著我年齡漸增,我就越感激這句短小簡單的話語背后的智慧。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