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1984年的2月16日,鄧小平同志參觀上海展覽館的十年科技成果展時說了這么一句話。這句話對于推動我國計算機普及事業和信息科技事業的長足發展起到了關鍵推動。而如今,家族企業接班人要...
“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1984年的2月16日,鄧小平同志參觀上海展覽館的十年科技成果展時說了這么一句話。這句話對于推動我國計算機普及事業和信息科技事業的長足發展起到了關鍵推動。而如今,家族企業接班人要從娃娃抓起,被兩位國際上知名的家族企業研究者提出。想把企業做成代代相傳的“百年老店”,必須要在子女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籌劃,如果發現子女的確無法勝任接班人的角色,不要為了所謂的“自家生意”二強迫子女接管企業,否則只會事與愿違。王均金表示,擁有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并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與帶隊能力,為企業以及在未來接班的子女打下良好的業務基礎,是一種變相的家族式傳承,用聘用的手段和激勵的方式培養出忠誠的職業經理人,可以幫助子女將企業管理得更為出色、長久。
培養子女對家族企業的真正興趣并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并且和撫育子女的大多數方面一樣,如果我們過于努力,可能會造成抵觸情緒,甚至是風險規避。阿德本面粉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羅爾夫?阿德本并不真正關心他的子女是否在家族企業中工作:我并不會要求子女成為家族企業中的高層管理人員。父母需要重視個人,未來角色也應該反映子女的興趣。支持他們的幸福,尊重他們的選擇,這一點更加重要。
每位父母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協助子女開發特殊才能和興趣。在許多情況下,家族企業可以支持這項目標,但家族企業的參與度應該排在子女的個人發展之后。只應該將企業作為提供有趣的職業機會、支持家族傳承和價值觀的可能機會。
然而,下一代家族成員可能面臨著自身是否應該參與的抉擇。子女們常常會把自己和父母或其他成員進行比較,并且發現很難相信自己能夠實現家族的期望值。他們還可能十分焦慮,擔心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間發生的問題都會被詮釋為企業中的問題。最后,還可能存在著對失敗的強烈恐懼,因為事實是家族企業的失敗將由整個家族來承擔。
在較為傳統的文化中,家族義務的優先順序高于個人需求。瓦斯李奇-安尼菲奧提是INSEAD商學院的MBA畢業生,在1998年即將畢業時,她面臨著家族企業和咨詢職業之間的抉擇。她的父母在希臘和羅馬尼亞擁有兩家企業,也支持她在INSEAD商學院攻讀學位,讓這位曾經接受過工程學訓練的女兒為在其中一家家族企業中擔任綜合管理角色做好準備。經過與父母進行多次艱難討論和認真內省之后,她選擇不回到家族企業中,而是決定加入一家全球化的咨詢集團。但是,她的職業決定包括推遲開始擔任新工作,花六個月的時間協助父親完成棘手的變革階段,其中涉及一家企業的管理層職業化問題。
十年后,當瓦斯李奇為她曾經參加過的家族企業課程擔任演講嘉賓時,一位學生問她,家族義務是否是加入家族企業的充分理由。她坦誠衷心的回答反映了她對傳統家族和家族責任的感受。她很明白,她的父母從未要求過她回到家族企業中來,但如果他們提出這類要求,遵從他們的意愿將會讓她感到巨大的壓力。她繼續指出,由于她的父母一直在物質和精神上支持著她,她認為自己應該作出回報。瓦斯李奇目前為家族企業擔任董事兼非正式顧問。
所有企業家族都具備共享價值觀,構建起企業的文化,決定著運作模式。未來的所有人認為自身和企業有義務了解家族價值觀和企業文化——首先是為了保護價值,其次是為了影響變革。但是,許多下一代所有人并沒有花時間完成這項任務。他們熱切地提出新思路,努力引進反映其個人身份、培訓或經驗的變革。這些個人必須意識到,家族企業中的變革通常是進化式的——而不是革命性的。新文化將來源于配合以企業現有文化為基礎的新實踐和新行為,實現成功。這種進化應該以企業的現有文化為基礎,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家族企業中創造變革的第一步是成功合作,之后再提出問題,討論可能的改進。當人們正確評價聯系彼此的共享價值觀(尤其在數代人之間)時,家族溝通往往更加有效。傳統的華裔父親和接受西方教育的女兒將會對管理和企業具備極其不同的觀點,但他們依然分享著相同的家族核心價值觀。
大學或職業經理人開發課程對家族企業都尤為重要,因為家族成員往往會在年輕時就擔任相關職責,而提供終身開發將會帶來長期互利的利益。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開發計劃并非總能一帆風順。對于一些繼任人來說,父母突然去世、失去工作能力或退休將匆忙推動他們的發展。上一輩家族成員甚至可能遭遇特殊情況,令他們由于意外事件而不得不重新擔任積極角色。
家族繼任人的職業和開發計劃從其成長期就在家中開始,在高層領導者階段的退休之后依然延續。在企業家族的基本教育和早期經驗之后,年輕人應該接觸商業思維和價值觀。年輕成年期階段通常包含上大學、通過實習探索職業、獲得外部工作經驗,從而培養起個人能力和自信心。家族企業之外的工作經驗給家族、企業和個人帶來優勢。家族成員尤其應該考慮在大學畢業后立即參與另一家企業的工作。這類經驗讓他們有機會考驗自身的技能,并且與并未受到家族影響的上司合作年輕專業人士在25-30歲之間全職加入家族企業,在接下來的5年左右時間中,他們將在整個企業中擔任營銷、營運和財務等工作,獲得實際的專業知識。之后,在西方或亞洲家族企業中,他們將準備就緒,負責某個利潤中心,從而獲得綜合性的管理技能。在中東地區,他們則更可能擔任治理職責,與負責企業運作的董事總經理合作。此外,年輕的專業人士可能還在追求研究生學位或高層管理人員教育等外部資源,以便繼續實施職業開發。
管理者/高層管理人員階段讓繼任人體驗不同的學習經歷——以及他/她在未來作為高層領導者必須了解的任務。例如,他/她應該領導某個利潤中心,建立某個銷售組織,或開發某項新投資,最好能夠具備自負盈虧的職責和董事會評估。這樣能夠讓他們理解如何與董事會合作——更重要的是迎接投資、管理費用和產生利潤的挑戰。
指導關系協助家族雇員學習寶貴的商業原則以及如何管理人員和時間。這類教導通常在數年中執行。但是之后,指導關系往往會失去有效性,因為弟子已經建立起新的關注點或更為高層的職責。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么繼任人必須建立起專業顧問或輔導者網絡。
企業高層/董事階段往往對個人最具挑戰性,因為去世、離婚和疾病等生命事件會對家族和企業產生不利影響。與此同時,企業的市場可能也正在不斷成熟,繼任規劃成為緊迫的任務。許多家族都遭遇的一個誤區是將自身的開發活動僅僅瞄準較為年輕的家族成員。遺憾的是,這并沒有意識到一些人員已經為家族企業工作終身。事實上,許多人在父母去世后成為所有人——發生在生命中較為晚期的階段。因此,企業高管教育、輔導者和董事會成員是高層管理人員和董事的重要資源。由深受信任的顧問、親戚、同事或專業顧問組成的個人網絡也可以是社會支持的來源,同時擔任艱難決策的反饋源頭。
資深領導者階段關于在企業之外開發新的個人興趣,以建設性的方式與家族和企業分享終身經驗。成為高層管理人員或董事的導師——或許還包含具備高度潛力的年輕家族成員,將會對人才開發作出貢獻。資深領導者具備理想的地位,適合傳達價值觀,支持慈善事業或家族辦公室等非商業活動。他們的可信度以及他們所獲得的尊重也會讓他們具備獨特機會,通過有關決策和所有權的艱難決定來支持家族。
為人才開發和職業進步進行規劃中最為重要的長期考慮因素是持續學習。當家族成員達到高層管理人員地位,之后成為董事會成員或主席時,除了在職業早期所掌握的職能和綜合管理技能之外,他們還將遭遇新的挑戰。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