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警惕:專業的陷阱與熟練的無能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03 劉家雍 領教工坊 2015-09-30 08:34:35

經營與管理之間的矛盾與統一是每個企業人要用最大的細心和耐心去把握的一對核心關系。經營太強勢,管理太弱勢,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管理太強勢,經營太弱勢,就會形成所謂的過度管理,也就是專業的陷阱。民營企業...

\

經營與管理之間的矛盾與統一是每個企業人要用最大的細心和耐心去把握的一對核心關系。經營太強勢,管理太弱勢,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管理太強勢,經營太弱勢,就會形成所謂的“過度管理”,也就是“專業的陷阱”。
 
民營企業老板多數銷售背景、業務背景出身,很自然地重經營、輕管理;外企經理人專業背景強,對客戶、市場、產品的關注度往往不夠,更容易有掉進“專業的陷阱”的傾向。華為在向IBM等公司學習管理的同時,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以客戶為中心”,背后有這個深意在?偠灾,還是靠在經營與管理之間“擰麻花”。
 
這些都是一般企業里最常見到的職業經理人的問題,不論在哪個職能體系里都可能發現,搞技術的,一頭鉆入技術的細節,非常在乎自己的“專業堅持”,活在專業的較勁與追求當中樂不可支;搞HR的則沉醉于各種管理工具與模型當中,特別鐘愛理論性、概念性的專研。你說他不行絕對不公平,通常這種人工作還很認真、付出很大,遇上問題跟其他部門絕對不會輕易讓步,必須堅持自己的專業立場,捍衛到底。這種類型的人越多,企業里的“部門墻”就會越來越高、壁壘分明,輕則組織溝通效率差,事情很難辦通,重則彼此堅持己見,互不相讓造成組織內斗。
 
這個現象通常發生在職能專業性強的領域,如研發、HR、IT、財務、法務等部門,大家都是“專家”,各有所長,通常一輩子也都是干這一行,有了一定的成功經驗,就會掉進我稱之為“專業的陷阱”之中,再也看不到外部真正的事實。
 
這些人由于太過沉迷于自己領域的專業性,往往會忽略了企業的終極目的,對專業的堅持所為何來?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最終到底該創造什么價值?彼得·德魯克談到創新之所以不能成功的幾個癥狀之一,就是企業過度沉迷于“對精華的迷戀,與對溢價的過度追求”,也就是太過追求完美,把自己導入了一個死胡同。同樣的概念,創新大師哈佛大學教授克里斯滕森在他的《創新者的窘境》與《創新者的解答》書中也一再提及,過度追求高端客戶的滿意與技術、品質上的完美往往是優秀企業最終會被顛覆的根本原因。華為公司任正非同樣也看出了這個問題,所以他告訴華為員工:“不可追求完美”。
 
初看之下,好像違背常理,多數的管理理論都教我們要“追求完美”、“持續改進,止于至善”,事實上確實也有很多企業靠這種精神取得重大成功,日本公司豐田汽車就是最好的例子。那么到底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老子道德經給這個情境提出了很好的解答:“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專業的追求當然是很重要的,不論對企業還是對個人,不通過這個坎,很難取得成功。但是一旦成功之后,企業或是個人就必須警覺,避免掉入這種“專業的陷阱”或是“成功的陷阱”之中而不自知。
 
這些現象在觀念上并不深奧,老嫗能解,但是落到了實務上,大家就很難脫身。每個人在劃分清晰的崗位職責上各盡其責,久而久之,屁股決定了腦袋,思想開始僵化,本位主義出現,部門之間各有堅持,遇事互不相讓,大家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難怪老板要感嘆:這些人高度不夠,無法換位思考。
 
如果這個現象是發生在老板自己身上,那就更加麻煩了,企業的成功往往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主角都是CEO。老板們的“專業陷阱”就是他過去成功的經驗,成功經驗是會讓人上癮的,一旦嘗過,就相信可以不斷地復制。可惜天下沒有這樣的好事。每個成功,在成果出來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作廢了,新的挑戰又將來臨。
 
在組織中和“專業的陷阱”相類似的還有一個現象,我稱之為“熟練的無能”。和過度迷戀專業類似,這些人也是長久從事同一類型的工作,習之而不察,每天重復地做些早已習慣的事務,有時候真的是閉著眼睛也會做。這些人看似從事一些高難度、高技術性的專業工作,但是其實在多半的情形中,未必能看出事物的本質,只是熟練的操作;所謂的“多年經驗”,不過是把剛出道時學會的一些經驗重復了十年而已。熟練無能者的可怕之處在于,他確實熟悉自己的領域,但是由于心態不正確,早已停止學習,在他們的眼中一切都只是一些標準動作而已。
 
這種現象,我所看過最可怕的就是發生在醫生身上,由于社會上醫療資源不足,醫生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一天可能要看上一、兩百個門診病人,癥狀多半也都是些感冒、拉肚子等等小病。有些醫生,一看你進診間已經決定好給你開什么藥了,幾乎已成為反射動作,一切都是如此“理所當然”。這種基于過度熟練,而失去警覺,把每件事都標準化處理,一遇上比較特殊的情況,很可能就會產生誤判而造成誤診,或是延誤病人該有的治療時機,這樣的醫療糾紛時有所聞。
 
很多人都聽過管理上一個關于“三個石匠”的故事,第一個石匠描述自己的工作是神圣愉快的,因為他在為自己的信仰打造一間教堂,第二個石匠則是很驕傲地說自己是一個石頭工藝的專家,是個專業的石匠,第三個則覺得自己沒什么大了不起的,就只是打份工,做好分內工作罷了。
 
一般我們都會把重點放在強調第一個石匠身上,認為這才是愿景的力量,可以讓一個普通石匠對自己的工作有強大的使命感,或是用來批評第三個石匠,看他多沒有追求、不能成長。但很少人會注意到其實真正對組織造成傷害的是第二個石匠。第三個石匠最多只是無法發展創新力量,而那個自命專業的工匠,執著于自己的手藝,卻不知他從事工作的最終目的,他愈是專業、執著,可能卻誤導了整體的發展。如果不幸的,他其實在骨子里只是個熟練工,卻自命專家,那這種人反倒是組織里最讓人傷腦筋的一群人了。
 
你的公司里,有多少人正在“專業的陷阱”或“熟練的無能”中呢?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