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其實是個正常的用工方式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69 史為建 才富·RPO研究 2016-08-11 12:11:45

用工單位在本規定施行前使用被派遣勞動者數量超過其用工總量10%的,應當制定調整用工方案,于本規定施行之日起2年內降至規定比例。

2014年3月1日《勞務派遣暫行規定》正式開始試行,規定中明確表示“用工單位在本規定施行前使用被派遣勞動者數量超過其用工總量10%的,應當制定調整用工方案,于本規定施行之日起2年內降至規定比例……用工單位應當將制定的調整用工方案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用工單位未將本規定施行前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降至符合規定比例之前,不得新用被派遣勞動者。”這無疑對中國境內企業的用工有巨大的沖擊,但也是企業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
 
從實踐角度,讓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情況下,企業會采用勞務派遣工?
 
對企業員工人數比例,有法律上的要求
 
“科技興國”定為國家戰略后,全國大力發展科技,鼓勵企業進行科技轉行,因此企業對科技人才的渴求也達到了高峰。企業通過申請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之后還可以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但這一申請設置了門檻:申請企業必須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企業地處不發達地區,當地人力資源匱乏
 
上世紀90年代,內地省份的公民多喜歡到廣東等經濟發展的地區打工,一是工資有優勢,二是可學些技術。自從浦東開發、西部大開發、京津冀一體等改革戰略相繼出臺后,中國的發展從單一前進到春色滿園,中國的民營經濟也得到了迅猛發展,然而,這也隱藏了不少危機,地處經濟剛起步城市的企業面臨招工難問題。
 
企業專注業務,節約管理成本
 
外資企業在來華投資前,已委托專業的顧問公司對中國的勞動法規進行了研究,根據顧問報告制定了費用預算,為避免勞資糾紛而產生的風險,他們多采用勞務外包。由于中國勞務派遣規定出臺比較晚,從一定程度上,外資企業的這一做法,不僅繁榮了勞務市場,而且相比企業自主招工而言,成本也得到了管控。
 
應客戶要求,擔心影響訂單
 
大客戶在下訂單前,會很仔細地對供應商進行核查,包括生產能力、人員配備等,會要求生產線上每一個崗位要有“人”,而且要在短時間配齊,公司HR通過自主招聘要做到這一點十分困難。
 
當明白了企業采用勞務派遣工的這幾種情況后,就要開始了解企業一般如何操作的。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由于有硬性的科技人員占員工總人數的限制,企業是必須要進行突破,要么增加科技人員的數量,這對真正的高科技企業來說,很容易解決,因為企業員工人數素質普遍很高;但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卻十分困難。一般采用將員工的勞動合同轉給專業的人才代理公司或勞務派遣單位,每個月每個員工支付一定費用。
 
搭2年的期限的順風車
 
由于《勞務派遣暫行規定》明確給予企業2年的完善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公布前已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期限屆滿日期在本規定施行之日起2年后的,可以依法繼續履行至期限屆滿。”因此,企業多與勞務派遣單位協商、重簽勞務派遣協議,調整日期。
 
轉勞務派遣工為正式工
 
有的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管理有明確要求,如:使用勞務派遣工的人數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其中28條規定:用工單位在本規定施行前使用被派遣勞動者數量超過其用工總量10%的,應當制定調整用工方案,于本規定施行之日起2年內降至規定比例。
 
公司自主開發招聘渠道
 
企業自主招聘不使用勞務派遣工,但企業的招聘手法可作調整,如:向勞務派遣單位或人才市場購買“員工”,即直接面試、錄用,錄用后企業簽勞動合同,這樣解決了企業自主招聘時的“資源短缺”問題。
 
綜上所訴,我們該如何才能正確理解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從而回到正軌呢?
 
企業要正確理解勞務派遣含義
 
在筆者從多年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來看,很多企業管理人員或正式工歧視勞務派遣工的現象很普遍,如:
 
1、 同工不同酬
 
2、 安排工作崗位時,累的差的由勞務派遣工負責
 
3、 勞務派遣工享受不了用工單位的福利,造成勞務派遣工心理有落差
 
4、 勞務派遣工面臨工作一有失誤,將立即被退回勞務派遣單位
 
其實,作為用工單位的人力資源政策要主動將正式工和勞務派遣工一視同仁,甚至應當向勞務派遣工進行傾斜。要如古代“千金買骨”的故事一樣,珍惜重視所有的人才,那人才便會紛沓而至,也就不愁招不到人了。
 
企業要嚴遵守法規做好基本功
 
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建立必須依法合規,因為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底線。企業只有遵守了最基本的,才有可能博得員工的鐘情,比如:有否為員工購買社保?基數多少?對于員工職業安全有否保障?
 
要真的有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很重要,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針對這個問題,企業HR必須做到:
 
1、 企業創始人提倡的企業文化內涵是什么?他(她)向員工解釋過嗎?
 
2、 企業CEO平時對企業文化的內涵有否遵守?
 
3、 企業的高管團隊理解的企業文化是什么?他們又是如何向管理的員工宣導的?
 
4、 員工通過什么渠道了解到企業文化的?人力資源政策包含企業文化嗎?
 
所以,真正勞務外包,不應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企業文化的傳輸,用工單位的人才理念的培育,用工單位要用好這一服務模式。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