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今年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日,已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相關文件,或在地方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任務。
記者梳理發現,改制上市、員工持股、資產證券化成為高頻詞。多省份相繼公布混改、員工持股實施細則甚至明確試點企業名單。上海、云南、新疆、吉林等地積極推進市屬企業上市及資產證券化,福建、北京、青海等力推員工持股試點,四川、天津等將推動員工持股年內落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國企研究室主任項安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混改在覆蓋面上已有相當的廣度和寬度,接下來需要繼續深化混改的深度,如混改應重視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等;同步推進國資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容錯、糾錯機制。
混改需深度兼容錯
探索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力求包括集團層面在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突破,抓好10家中央企業子企業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試點。這是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2017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透露出的信息。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地方國企進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質上的深化階段,包括外部資本進入與內部職工持股實施階段。而未來國企改革在重點難點問題上實現突破、創造出新的經驗,將從地方、從基層先涌現出來。
項安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混改在今年應有實質性的進展。目前混改最大的難點仍然在于既要積極推進混改,同時要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為應對這個難點,國企混改需要建立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項安波表示,嚴防國資流失的追責機制和保障性措施已經建立,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文件對國企重大投資失誤進行終身追責。容錯機制的建立將發揮保護改革者、激發改革積極性和鼓勵創新等作用。山東、江西等省已經出臺了鼓勵改革、包容失誤的相關文件,反應較好。其他地區可以因地制宜予以借鑒。
多方位增加混改吸引力
資產證券化是實現混合所有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國務院辦公廳于1月發布的《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提到,堅持以管資本為主,以提高國有資本流動性為目標,積極推動經營性國有資產證券化。
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國企整體上市或有明顯提速,國資證券化大概率會以存量公司調整為主。通過整體上市可以優化股權結構,解決“一股獨大”問題,有利于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創造條件,為保護中小投資人或中小股東合法權益提供制度性保障。
2017年上海將加快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云南則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實施一批重點改革項目,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水平。陜西省也將加快省屬42戶企業“一企一策”改革,加快企業改制上市和資本證券化步伐。浙江相繼開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團整體上市等13項試點工作。
另外,此次員工持股的方案更為具體詳細。多省份相繼公布員工持股實施細則甚至明確試點企業名單。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楊秀玲此前表示,北京的員工持股試點只會在競爭類國企中開展,目前已敲定新能源、生活性服務業等領域的6家市屬國企作為試點。
引入戰略投資者也是混改的途徑之一。而如何改善營商環境、讓更多的社會資本進來也是一個難題。
李錦則認為,混合所有制的關鍵,不僅在于引入資金,更重要的是引入更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這樣才能真正盤活國企資產,改造舊動能。
項安波建議,地方政府應注重改善政企關系,完善營商環境,重視股權結構的優化設計,避免一股獨大,保障參與各方的有效制衡和合法權益,增加混改吸引力。
文章由搜根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