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沒上過戰場開過槍的人是不可能做主官的
資訊 > 熱門 > 正文 953 2017-03-15 11:29:42

相信絕大多數員工是理解公司政策的。即使外界炒作風吹草動,公司內部依然有序,說明華為已經有基礎進行人力資源改革了。

在講話中,任正非表示,相信絕大多數員工是理解公司政策的。即使外界炒作風吹草動,公司內部依然有序,說明華為已經有基礎進行人力資源改革了。

關于人力資源改革,任正非提出要認真學習美軍改革,“首先看是否'上過戰場、開過槍、受過傷',資格審查作為任職資格的第一個臺階,這應該是科學的。通過資格審查后,再比能力。如果能力強的人員沒能通過資格審查,提拔要慢。當然,也不一定必須強調'受過傷',萬一他給自己'開一槍',也沒有必要。”

同時,任正非還指出,“哲學主要是針對領袖培養,絕大多數人員更強調訓戰結合。”因此,能理解的人悟出“道”就成為領袖;領悟不出“道”就是戰士,應該上戰場沖鋒去,然后給予及時激勵。

以下為任正非講話全文:

總 裁 辦 電 子 郵 件 

電郵講話【2017】029號  簽發人:任正非

任總在高研班和戰略預備隊匯報會上的講話

2017年2月24日

前幾年,公司組織學習哲學,目的是給板結的“土壤”松土。人力資源改革,架構設計就要有哲學,并且需要員工理解。沙漠里能種出郁金香嗎?不可能做到。黑土地是要經過幾千年才形成的,松軟、保墑的黑土地才能種出郁金香。今天我們開始理解,中國的“洋務運動”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在半封閉、半殖民地的愚昧落后基礎上,創新不可再生,不可持續;而西方工業革命,因為先有大量的哲學、文藝、音樂、繪畫……等藝術將土壤耕耘松了,創造了一個新的價值起來,所以取得了成功。

現在公司的“土壤”應該比較松軟了,相信絕大多數員工是理解公司政策的。即使外界炒作風吹草動,公司內部依然有序,說明我們已經有基礎進行人力資源改革了。

一、未來高研班應為人力資源改革服務,圍繞目標開放討論,解決思想基礎問題。

第一,對于高研班教學,我們不是要去組織編寫一本教材,最主要是確定目標和大提綱?梢蕴峁┮恍﹨⒖夹再Y料,列出資料的清單目錄,學員也可以自己上網搜索。然后分組討論,各組討論的內容不同,那就是生動活潑。我們不能保證人人學得一模一樣,也不能保證人人都得到一模一樣的培養,獲得一模一樣的結果,運氣是有的,也許碰上你了。華為貫徹選拔制,不是培養制,不要過分強調公平。如果過分強調“不輸在起跑線上”,就會泯滅了創造性。

第二,HRC結合人力資源中長期戰略,每隔一段時間,提出一個面向人力資源變革的主題,圍繞這個目標,組織高研班學員開放討論。哲學是為改革鋪墊,人力資源要改革什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思想認識,我們把痛苦的部分先拿來辯論、震蕩,就減少改革時的障礙。

比如,面向2017年和未來的大人力資源改革,公司業務如何運營,人才結構、分配激勵機制、組織邊界如何適應未來戰略,如何改革,如何銜接?圍繞共同價值進行研討,如何正確定級,如何正確核算和發放獎金?17、18、19級的員工職級是否可以公開,以后是否逐步公開?個人總結公開、組織評議公開……同一職級的新入職員工和老員工能否有所區別,人力資源如何做出累積貢獻和突出貢獻之間的價值分配?這些都是難題。

又如,現階段人力資源還存在一個重要問題,過去我們總擔憂員工囤積在發達地區,而現在擔心的是艱苦地區的員工不愿意回來,因為從艱苦地區回到機關和發達地區,能否適應“航母”時代,能否追上隊伍,不被淘汰。這都是問題。“上過戰場、開過槍、受過傷”的資格審查如何應用,從艱苦地區也不是可以直接進入機關與發達地區的,也要經過必要的上崗考試。我發現大多數機關干部連文牘都不懂。這就是訓戰結合、以考促訓。如果資格審查沒有通過,即使考得好也不能被提拔。從現在起要強調干部的直接基層實踐經驗。

二、以金一南將軍三個講座視頻為中心,認真學習美軍改革。

大家要理解人力資源未來產生的變革,這就是我們的哲學。金一南將軍的三個講座視頻,清晰解析了美國軍隊改革。美國軍隊改革既有哲學,又有方法論。我們應該通過這三個視頻,認真學習美軍改革,學習美軍的價值評價體系和組織建設體系。這幾年我們的人力資源改革模模糊糊的,意外與美軍改革同方向,聽了金一南將軍的解析后,人力資源的制度和政策開始逐漸系統化了。

比如,我們學習美軍的價值評價體系,首先看是否“上過戰場、開過槍、受過傷”,資格審查作為任職資格的第一個臺階,這應該是科學的。通過資格審查后,再比能力。如果能力強的人員沒能通過資格審查,提拔要慢,F在華為公司仍是“學生型”組織,能力還是作為任職資格很重要的評價標準,顯然在機關、發達地區的人員永遠是能力最強的,在艱苦地區爬冰臥雪的人員永遠是能力最弱的,而能力強的人永遠都有機會。如果我們不把“上過戰場……”資格作為重要因素來稱重,大家都不愿意上戰場了。當然,也不一定必須強調“受過傷”,萬一他給自己“開一槍”,也沒有必要。

三、哲學主要是針對領袖培養,絕大多數人員更強調訓戰結合。

我們不指望公司所有人在哲學上都明白,對于三個綱要,應該是自發學習,而不是強迫性學習。因為三個綱要難學,雖然發行了幾十萬冊,但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是淺嘗輒止,公司內真正讀完的人應該不到1%。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能理解的人悟出“道”就成為領袖;領悟不出“道”就是戰士,應該上戰場沖鋒去,然后給予及時激勵。

所以未來要有所區分,對于不同階段的人員有不同的訓練內容。哲學主要是針對一定職級以上人員作為領袖培養,而絕大多數人更多強調訓戰結合。比如,2017年試點合同在代表處審結,是中級干部訓戰結合的主要內容。18-19級是合同審結的主要骨干,做出成績后,有機會升到21-22級,再去學習哲學。當然,個人也可以有自愿選班的權力,參加訓戰結合或者學習哲學,都算學過了。但是干部評價考核,要以責任結果為導向。我出差很多代表處時,發現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站點長什么樣。這種情況下,即使學了哲學也沒用。

另外,每個人都進行職業生涯設計,應該是不合適的。我們不要求公司每個人都“之”字型成長,只有特別優秀、卓有貢獻的,才需要“之”字型成長。

四、戰略預備隊要通過制定路標來牽引隊員,將來選拔高級干部要求具備項目端到端的成長經歷。

戰略預備隊“入隊快、出隊快、升官慢”,對于需要重返研發的最優秀干部,出隊標準應該是完成項目端到端的訓練,從出現機會到獲取合同、交付、維護等。希望他們能獲得端到端的實踐經驗,否則將來做領袖,考慮問題還是會片面。“八百里秦川何曾出過霸王”,我的意思就是要出“霸王”,沒有“上過戰場、開過槍的人……”是不可能做主官的。戰略預備隊要制定一個端到端成長經歷的路標,將來我們通過這個路標去選拔高級干部。當然,“端到端”是最高標準,可能有些隊員只走到一半路,也承認這個任職資格,只是將來提升會受到限制。

人力資源要有清晰定位,用政策來牽引,不同階段的干部有不同的選拔標準。把各種類別標準、選拔場景都做出來,自然有人去對標,找到自己成長的路線。比如,制定場景師標準,產生更多的研發場景師、合同場景師、工程概算師、項目精算師、大廚師……

文章由HR研究網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