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恐慌與危機來了,職場“大叔/大媽”們該如何突圍?
COE > COE研究 > 正文 1166 搜根網 2016-10-12 17:55:58

伴隨著各種“年齡恐慌”、中年危機,職場中年人甚至感到疲憊不堪?只排c危機似乎無處不在,步入中年的職場人該如何突圍?

孔子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說人到了30、40歲的年紀,先能夠自立、接下來對世事不再懵懂困惑,到了50歲能夠安然享受人生的發展?墒窃诋斀襁@個快速發展、壓力重重的時代,人們在職場打拼10余年,30多歲時事業未必能立,一不小心就成了“大叔/大媽”級別的職場人;也許到了40、50歲,對職業發展前景愈發困惑的人也為數不少。伴隨著各種“年齡恐慌”、中年危機,職場中年人甚至感到疲憊不堪。恐慌與危機似乎無處不在,步入中年的職場人該如何突圍?
\
 
當“年齡恐慌”早早來敲門
 
銘基亞洲基金管理公司金融分析師舍伍德•章撰文表示,中國金融機構的幾乎全部招聘廣告都要求應聘者年齡在35歲以下,高管受不了下屬比他們老,他認為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就業歧視。
 
事實上,不僅是金融行業,許多其他的行業在招聘的時候都明文規定只要35歲以下的候選人,認為更年輕的人精力旺盛、工作激情高且創造力十足,35歲儼然成為職場“生死線”,成為異常敏感的職場年齡:在職員工害怕它的到來,一旦過了35歲,開始擔心自己的職業發展前途,甚至不免憂心被公司裁員導致中年失業。
 
33歲的Stacy,擔任某外資貿易公司的中層管理崗位,年薪40萬以上,可是她不無焦慮地對朋友們說:“每天早上等電梯的時候,我都會想,30歲在外企已經算是高齡了。看著身邊90后的小朋友走來走去,有時候會發愁自己50歲的時候又在哪里,退休的時候又會是在怎么樣的公司?”
 
與傳統型企業相比,IT、通信等企業在員工的年齡層次上比傳統型企業員工要更年輕。IT基礎工程師Jacky剛剛年過三十,在樣貌上與才出校門的大學男生其實也相差無幾,他卻不無擔憂地表示:“在我們公司,中年員工比例不足5%,即便是管理人員,32歲也算'大齡'員工了。”
 
他們都不同程度上具有年齡恐慌癥——害怕成為職場中的“大叔/大媽”。其實所謂“年齡恐慌”,通常是指年齡在25-40歲的職場人因為對于年齡成長的慌張產生的“時不待我”的緊迫感,進而對自己的職場生涯表現出的一種焦慮。上海向陽職業生涯管理咨詢公司統計數據顯示:在3 000多名來訪者中,有86.5%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年齡恐慌,這種癥狀在28-35歲的職場人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無處可逃的中年危機
 
在前段時間熱播的職場劇《歡樂頌》中,劉思明是一個令人唏噓的角色。他人到中年,依然在負責文案一類的工作,是精明強干女一號安迪的下屬。他出現的鏡頭總是因為文案中的錯誤被指責,在交付公司收購項目文案時,因為重大數據錯誤當眾受到厲責,并被要求加班修正,最后于凌晨猝死在辦公桌前。此人在工作中才干不足,卻是全家人的依靠,劇中人也不禁感嘆他是“人到中年百事哀”。
 
的確,很多職場人都無法逃離中年危機。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中年職業危機一般發生在45-55歲;然而在中國,這個危機卻提前了將近10年,因此先有了“年齡恐慌癥”,接下來的中年危機似乎就更是無處可逃了。
 
美國心理學家約瑟夫•坎貝爾曾用一句很精妙的話詮釋道:“中年危機好比是當你爬到梯子頂端,忽然發現梯子架在錯誤的墻上。”具體而言,中年危機包括對未來、健康、家庭等的擔憂和壓力,這一切都與在職場上的發展息息相關。一份調查顯示,在7 700名受訪的中年員工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前途,五分之一的人想到其他公司另謀出路,還有五分之一的人想轉換職業跑道,他們對“疲憊不堪、停滯不前”的職場深感無奈。
 
《中國企業員工健康綠皮書》顯示,員工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其中40-49歲的中年員工健康狀況最為糟糕,經常會出現腰酸背痛、消化系統紊亂的情況,或者引發高血壓和心臟病、弱化免疫系統。同時,他們面對工作的壓力,情緒容易波動、睡眠欠佳,而且注意力無法集中,創意越來越少,記憶力越來越差,在工作中很容易犯錯。當今的組織結構日趨扁平化,臨近40歲卻無法走上管理崗位的情況十分普遍,而職場新陳代謝的速度勢不可擋,職場上的中年人對于自己事業的未來發展深感無奈的同時,還要承擔贍養父母、教育子女、甚至處理婚姻矛盾的壓力,這一切都讓他們不堪重負。
 
企業如何拯救面臨危機的職場中年人?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16年人力資本報告》稱,35%的人力資源在當今經濟環境下無法得到充分利用,富國和窮國都錯失了充分利用人口潛力來發展經濟的大量機會。誠然,企業也必須認識到,許多步入職業生涯中期的員工都面臨著中年的職業倦怠,如果聽任其消極發展,勢必導致中年勞動力資本的大量浪費,而重新招聘和培養人才的成本是巨大的。
 
企業必須積極行動,激活中年員工的事業心,讓他們重新煥發職業青春。對于這些人,也許無法給每個人都加薪或給個顯赫的頭銜,但如果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以為他們提供新的挑戰或新的起點。以下是幾種值得嘗試的管理方法:
 
1.調動崗位、調整工作內容
 
對于有職業倦怠情緒的中年員工,公司可以給他們分派新任務,平級調動是常用的做法。讓員工去組織其他分公司或者組織的其他部門工作,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其現有技能、經驗和人脈,同時還能夠讓員工在某些方面獲得新的發展,讓員工在厭倦了自己單調的工作后仍然保持很好的績效,企業也能夠節約招募和培訓新員工的成本。

文章由搜根講師網發布:http://www.sougen.cn/
推薦專家 更多>
  •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 創建市場導向的流程型研發組織》 《研發質量管理》 《研發人員的考核與激勵》 《從樣品走向量產》 《產品研發體系構建與模板詳解》 流程管理與產品管理系列: 《流程體系規劃與流程設計實戰》 《產品戰略規劃與路標管理》 《市場驅動的產品開發流程管理》 《成功的產品經理》管理系列: 《從技術走向管理》 《研發人員的核心管理技能提升》
  • 職業化:
    1.《職場高效工作技能訓練》
    2.《辦公室工作規范與技巧訓練》
    3.《行政文秘綜合技能提升訓練》
    4.《職場禮儀與溝通技能提升訓練》
    5.《時間管理與工作效能提升訓練》
    6.《高效會議管理》
    7.《高效溝通訓練》
    公文寫作:
    8.《職場寫作力提升訓練》
    9.《金字塔思維與公文寫作訓練》
    10.《最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技巧訓練
  •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推薦課程 更多>
友情鏈接
202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