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全面了解國內企業課程設計與開發的應用狀況,《培訓》聯合美國安迪曼咨詢公司進行了問卷調查。目前,調查已圓滿結束. 以下是調查結果及分析的部分內容。 53.3%的專業人員不熟悉ISD概念或方法 關于培訓...
為深入、全面了解國內企業課程設計與開發的應用狀況,《培訓》聯合美國安迪曼咨詢公司進行了問卷調查。目前,調查已圓滿結束.
以下是調查結果及分析的部分內容。
53.3%的專業人員不熟悉ISD概念或方法
關于培訓專業人員對系統性課程設計與開發方法的總體認識情況,調查顯示,有46.7%的受訪對象表示他們對系統性課程設計與開發方法的概念熟悉或者非常熟悉,但超過一半(53.3%)的培訓專業人員表示,他們從未聽說過或者不熟悉。
對課程開發流程的關鍵構成定義不一
當問到培訓專業人員開展課程開發項目的頻繁程度時,只有29.7%的調研對象表示沒有開展系統性課程開發項目的經歷。也就是說,有23.6%的培訓人員雖然不熟悉或者沒有聽說過系統性課程設計開發方法,但他們仍然實踐過類似的課程開發項目。值得深思的是,他們課程開發的產出成果質量并不高。
在課程設計與開發流程的關鍵組成部分方面,培訓專業人員也有不同的定義和劃分。
當問及“需求分析、培訓課程設計、培訓材料開發、培訓實施和培訓評估五個部分(即ADDIE)內容是否屬于課程設計與開發的范疇”,71.2%的調研對象持肯定回答。然而,當要求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定義課程開發流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時,結果顯示,他們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
比如對“培訓課程設計(Design)”階段的劃分,有的認為需求分析和課程設計可以合并,同時進行;有的則是把課程設計嵌入到培訓材料的開發過程中,認為課程設計階段只是在為培訓材料的開發做鋪墊。
此外,有16.1%的調研對象傾向于把培訓的后續跟進和(或)培訓ROI加入到ADDIE的五大步驟流程中,并作為一個附加的組成部分。然而,根據Kirkpatrick的四級評估模型,后續跟進應該在第三級評估(行為改變)和第四級評估(業務結果)中予以解決。從這個角度看,培訓的后續跟進和ROI都可以歸入專業課程開發流程的評估部分,而不是作為一個新部分添加進去。
影響ISD方法應用的八個因素
調查分析顯示,國內企業培訓專業人士對系統性課程設計與開發方法的認識和使用程度仍不夠成熟,存在諸多影響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對ISD方法的重要性認識;
2. 多媒體使用的復雜程度;
3. 培訓預算;
4. 人才資源的具備度;
5. 企業特征;
6. 培訓內容;
7. 管理層的支持;
8. 時間資源。
有效應用ISD方法的三大挑戰
上述所有因素都是影響專業的課程設計與開發方法使用程度的必備條件。其中,某些因素也是培訓人員在課程開發過程中仍然面臨的挑戰?傮w而言,中國企業培訓專業人員面臨這樣三類挑戰:
一是缺乏資源。比如合格的課程設計開發的專業人才、時間資源和培訓預算。
二是對系統性課程開發方法的理解和應用不到位。比如,對培訓課程設計與開發的價值認識不足,對專業的課程開發方法的實踐應用水平偏低。
三是課程開發領域不成熟。比如浮躁、缺乏職業道德和工作責任感、缺少具有領袖氣質的行業組織和機構、不尊重知識版權等。
知識技能實戰類課程
戰略與規劃
企業創新戰略和創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規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體系
產品創新研發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品經理技能修煉
研發項目管理
產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新工作坊
產品創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創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新-互聯網時代的最佳創新實踐
《全球經濟危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